中年猝死的致命病因是什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1-02 06:20:56
当媒体越来越多地暴出名人猝死事件,人们就不得不警觉,这样的危险是不是也在时刻危胁着我们普通人?为什么人们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不知情的疾病夺去了生命?怎样才能防范?
心血管科专家王东明教授认为,中年猝死主要与冠心病有关。猝死的生存几率很小猝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死亡现象,一般在1小时内发生死亡。猝死的病人一般只有5%―15%可以送达医院,而这其中只有1%―2%的病人经抢救能够存活。
据估算,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猝死。这其中约80%的人患有冠心病,也就是说冠心病是猝死发生率最高的原因。随着冠心病患者的日趋年轻化,猝死现象也更多。
王东明教授说,一个人如果猝死于心脏病,说明他的心脏病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只不过疾病症状比较隐匿。30―50多岁的人是家庭和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又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但是他们很少顾及疾病和劳累,即使身体有不舒服的感觉,也不愿去医院检查,这可以说是致命的“病因”。年轻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猝死冠心病患者突发猝死,大部分是由于血管壁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如炎症、应激、过劳等,斑块突然破裂,诱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血管严重痉孪,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老年慢性冠心病患者相比,供血系统很难适应突然发生的堵塞,周边也没有侧枝循环来疏通道路,于是发生大面积梗塞,病情往往比有缺血预适应的老年人还重,这也是猝死的年轻患者较多的原因。猝死尽管来势迅猛,但事前大多曾有过一些临床表现,大约有1/4的猝死患者在死亡当天有心绞痛、心悸、过度疲劳或呼吸困难的感觉。但当事人却忽视了这些预警信号,最终丧失了生命。
王东明教授介绍说,心脏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发现,心脏病患者在以下的一些情况发生猝死现象较集中:
首先是凌晨时刻,也被称为心梗发作的魔鬼时间,多数心脏病猝死发生在这一时段。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凌晨时段,交感神经的活动可增强一倍。此时,心率波动比较大,心肌耗氧量增加,也可以使血小板相互发生粘附聚集,并释放可引起血管收缩的物质,使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导致心绞痛发作。若冠状动脉中有血凝块形成,便可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这个过程可达数小时。
其次是在洗澡之后。临床上我们多次遇到一些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即将出院之前,却在洗澡后出现心脏骤停,多数情况都难以抢救。著名特型演员古月在洗桑拿后突发心梗猝死离去。因为浸泡在热水中时,皮肤、肌肉和腹腔脏器中的毛细血管均扩张充血,致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体表和腹腔脏器中,使全身有效循环的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输出量不足而发生缺血、缺氧;此外,浴室内空气不流通、湿度大、氧气少也有一定的关系。
再者连续熬夜打牌,由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加上抽烟空气污浊,常常会导致心梗的发生。这就是常常会听说有人在玩麻将时猝死。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王东明教授认为,30岁以上的健康人一定也要定期做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心电,肝、肾功能等情况,随时掌握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另外日常生活要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