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体检单上的异常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5-07 20:13:49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青睐,突出表现在对疾病的预防及健康体检上。下面就体检有关方面的问题做一介绍。
健康体检必查项目
体检应根据威胁人类健康的几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等为起点,根据现有的检测设备及体检单位的要求来决定体检内容,其最低限度不应少于如下项目。
X光
通过胸透或拍片以发现肺部的肿瘤、结核、炎症等。每年为高中升学体检,都能查出初发的肺结核病,因为结核病在全世界发病率都有所回升,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减少扩散,同时也容易发现肺部肿瘤以及临近器官的病变。
B超
对腹腔实质脏器的检查有时优于其它影像学的检查,且简便易行,能发现肝、胆、脾、胰腺、双肾、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等脏器的占位与某些其它病变,是必检之列。
心电图
能做到对心脏这个重要器官的某些器质性与功能性病变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A.血液
血脂。血脂紊乱是心脑血管病的元凶,检测血脂对于预防与治疗现代人的代谢综合征,有着指导意义。
血糖。是糖尿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肝功。主要是检查甲、乙、丙肝。乙肝在改革开放以前,上海有一项调查其发生率为13%,比例相当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B.尿液
它不仅可以查出肾脏、泌尿系统的疾病,还可以间接检出肝病、糖尿病等。
C.便
便的检查很方便,遗憾的是一般的体检组不检,患者也怕麻烦。它可以得知像肝胆、肠道(如上消化道出血)及结肠癌等病变,是一项简单易行的项目,不应丢弃。
体检科室不应少于如下这些
内科:
询问病史,以及心肺的物理诊断等。很多疾病可以通过简单的询问病史诊断出来,如溃疡病、胃炎等。
外科:
一般临床医师在写住院病历时,往往写上“肛门生殖器未查”,但是作为体检就应视为重点,可以发现睾丸、附睾、精索等疾患,以及肛门周围的痔疮肛漏等等。骨关节、周身皮肤上的异常突起、表浅淋巴节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妇科:
除B超要查盆腔外,阴道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直观地发现阴道、宫颈的炎症及占位病变等,有条件的还要进行分泌物的涂片培养。
乳腺科:
根据近年乳腺疾病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对女士(个别男士)进行乳腺的检查很有必要。有的体检单位把它放到外科或妇科检查,其实有条件最好是设专科。
五官科:
眼、耳、鼻、喉、咽、口腔检查均不可缺少。鼻咽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体检可以早发现;眼底是全身唯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末梢血管的部位,可以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指导意义。切不可重视大科大脏器检查而忽视小科。
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空腹
生化检查中的血脂、肝功等, 以及B超对胆囊的检查,都需要空腹。如果自己知道胆囊有毛病,最好头一天晚上也要禁食,以利于胆囊的充分暴露。
禁药
最好头天不要吃降血脂的药、点滴葡萄糖、用磺胺类抗生素等,因为它们能升高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常被误报告为痛风阳性。
控制饮食
检查前不要吃水果罐头,不要饮酒及暴饮暴食等,这样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血脂紊乱的假象。如果赶上患病必须用药,应对体检医师说明一下。
留尿
指晨尿,一般人理解为晨起后的第一次尿,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第一次尿是夜尿。它在膀胱留宿一夜,可能会有细菌滋生,血细胞改变,因此它不能正确反映尿中的真实情况,应在晨起将第一次尿排出,过一两个小时,再留取的尿才是晨尿。
憋尿
这是B超检查膀胱、子宫、前列腺及其周围器官的要求,一般是先做B超,然后再验尿。
不要化妆
如果你有贫血,却在口唇上涂抹口红,医生容易误诊。不要戴首饰项链,兜里不要有金属器物等,以利于X光等检查。
心理准备
以一颗平常心走进体检站,对血压、心电图等项目影响会小一些。
医疗机构也要注意
1.作为医生,不能认为是健康体检而轻敌,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体检者,发现疑点穷追不舍。被检者可以不认真,医师却不能放松。
2.不能加大医生工作量,每日少于100人次为宜。内科医生一天下来耳朵痛得要命,就是听诊器夹的,医生的疲劳也会给诊断带来麻烦。
3.主检医师要在体检后对体检有问题的受检者即时做一些答疑解惑。
4.对医疗设备的要求。
①测血压最好不用电子血压计。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子血压计检测的误差还是有的,提倡用毫米汞柱的血压计。
②最好不用心电图自动分析仪,自动分析仪受多种因素干扰,最容易做出异常诊断。可是现在有的医疗机构,已经找不到单导手动的心电图机。那么心电医师要增强对伪差的识别能力,做到不漏诊,不错诊。
③检验报告单最好采用中文菜单输出方式,使患者能看懂,也能减少医师的解释工作。
正确看待体检单上的“异常”
体检之后,许多人发现体检单上的“阳性”记载,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于是忧心忡忡。有的人乱投医,花去很多钱,最后不了了之。因为体检单上的诊断结果,往往是客观的描述所见,提供给临床医师参考,是否有病,需不需要治疗,都得听临床医师的。在此对受检者最容易疑惑的地方做一简要的提示,仅供参考。
●看不懂的化验单要问医生
许多医院都添置了检验自动分析仪,检验结果都是一长串没有汉字的报告单,即使有汉字,对于非专业人员也是很难理解的术语。有的项目后边标有正常参考值以及↑↓提示“不正常”,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正常值是27~31Pg ,而测得的数据是26.8,显然只少了0.2,结果出现↓。有没有意义呢?一般来讲所谓的正常值,是根据大多数健康人测得的平均数,不能顾及个别现象,所以你的这项检查很可能就是正常,或许其它因素所致,最好要结合临床,请医师做解答。有的人问,我的检查怎么好几项都不正常呢?除了真的有问题外许多化验结果的得数,是由公式推导出来的,一个不“正常”其它的也就跟着不“正常”。如MCH是↓,那么MCHC也是↓。被检者不必为此担惊受怕,应向医生询问清楚。
●影像学报告不等于疾病诊断
比如腔隙性脑梗塞或脑萎缩,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正常人随着年龄变化而出现的颅内生理性改变,而非疾病。如果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筛查,可以看到80%的影像中会呈现不同程度“腔梗和脑萎缩”。
对颈椎病的诊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40岁以上的人进行检查有80%的颈椎X线片上都会显示有骨质增生性改变,在颈椎CT和MRI扫描上,与退行性病变有关的异常发生率更高。现代影像学技术为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必须承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是两种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诊断。要正确对待影像诊断,听临床医师的结论。
●要正确对待某些疾病
高血压病
被称为第一杀手,就是因为它是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如果血压高,就要进行复查,如果三次均≥140/90mmHg就可以定高血压病。目前,有关高血压的最新指标 欧洲其正常值为129/84mmHg,美国为120/80mmHg。我国把120~139/80~89mmHg视为正常高值。如果你的血压在这个范围,就需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发展为高血压,但不需要服药。这样避免了被检查者不必要的紧张,也避免了一些医生因理解不到位,给这部分人使用降压药。
脂肪肝
有的体检组脂肪肝的诊断高达受检人数的1/5。一般都是B超做的诊断。实际上B超是不能做脂肪肝诊断的,因为脂肪肝是病理名称,就只能凭(肝穿刺)病理检查。如果因为是营养过剩(肥胖)引起的脂肪肝除了B超影像学特点外,还应有血脂增高抑或肝功ALT(谷丙转氨酶)增高,否则就不能诊断脂肪肝。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第二大肝病。一般的早期脂肪肝病变是可逆的,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都能够无药而愈,不留有后遗症。药物治疗脂肪肝尚无特效药。
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内钙化灶
是B超报告常见的一个诊断,许多人因此去排石,结果无功而返。这种在肝脏内发现的强回声,伴有声影,容易诊断。因为多数人没有症状,只是在体检时被发现,如果是小的结石或钙化没有必要治疗,用B超观察就是了,它的发展很慢很慢,如果结石较大并出现胆汁瘀积等临床症状,请到大医院治疗。
肝血管瘤
主要指肝海绵状血管瘤。本病是胚胎发育中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本病常常在做B超时被发现,但临床上对不出现任何不适的小肝血管瘤,一般不提倡治疗。因为最有疗效的是手术,但大多肝血管瘤对身体无大碍,何必动一刀呢?用药物消除肝血管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日常生活上必须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肝部的猛烈碰撞。只有很少一部分肝血管瘤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对肝脏等脏器造成压迫,产生临床症状,这种情况就必须治疗了。病人若同时存在肝硬化、AFP阳性,那么就要认真对待,必要时做加强CT以及临床综合分析决定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
其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在一天任何时候(不管进食与否)血浆葡萄糖≥11.1mmol/L。如果病人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及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又符合上述标准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尿糖阳性≠糖尿病,如果伴有血糖略高,就应进一步复查,因为这个病患病人数剧增,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妇女约有20%发生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不能被发现,稍大一点肌瘤都是在体检时被B超发现。 对肌瘤小于妊娠8周,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妇女子宫小于妊娠12周大小,月经正常者可暂时观察。坚持每3个月复查一次,一般在绝经后有的肌瘤可逐渐萎缩。在观察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癌变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二十四,所以手术切除子宫应慎重,药物治疗暂时还没有特效药。
冠心病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异常心电图,有心律、传导、心肌肥厚、心肌缺血等方面的问题。最多见应该是ST-T改变或异常,被诊断为“冠心病”。其实,能引起ST-T改变的因素较多,所以不应对冠心病诊断扩大化,要密切结合临床,如若确诊,最好做冠脉造影。
高脂血症 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诊断:如果血清中总胆固醇≥5.72mmol/L。甘油三酯达≥1.70mmol/L,则可分别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均增高则称“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0.91mmol/L(35mg/dl)也属血脂代谢紊乱,称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越大。众多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采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疗,能减少40%的近期心脏病危险。治疗主要就是控制饮食,加大运动量,服用调脂药物。
(转载自《卫生与生活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