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也会患“孤独症”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6-07 03:44:48
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的疾病,据初步推算,我国约有50万婴幼儿罹患此症。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至今尚未被我国大多数人所认识,甚至连多数医生也没有早期识别诊断的能力。以往医生们往往都笼统地将孤独症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多动症等,以致延误了对症治疗的时机。
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两岁半以内的小儿特有的精神性疾病。这种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男孩发病较为多见。患有婴幼儿孤独症的小儿在发病前一般均较聪明,但发病后,在智能方面就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此症的病程比较缓慢,约有1/3患者病症属轻度,须及早发现并给予特殊训练和药物治疗。 休 闲 居编 辑
婴幼儿孤独症通常有以下特征性症状:
一、极度孤独:患儿在婴儿期就表现得与众不同,对人或物普遍缺乏情感反应。如当母亲抱他在怀里喂奶时,他不将身子紧贴大人,或当大人用手去抱他时,患儿没有正常的迎接姿势,总之,患儿从小就对周围人或物不感兴趣,面部也缺乏感情表露。
二、由于患儿言语发育严重缺陷,因此语言交往少,患儿经常保持缄默状态;即使有言语,也往往是属于模仿性质的,甚至有的患儿的言语显得十分奇特。
三、患儿经常做刻板、重复仪式性的动作或游戏,这种强迫地坚持同一格式,如果患儿建立起一种生活模式的话,他就会变成一套固定模式而无休止地重复,一旦环境发生变更,患儿就会出现强烈的焦虑不安反应。
四、特殊爱好或依恋某种东西,如患儿常对无生命物体(如一支铅笔)或动物(如一个小猫)有特殊的爱好,如果找不到这个东西时,会产生严重焦虑,或大哭大闹,而当把他所特别喜爱的东西拿回来时,又能平静下来。而对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感兴趣。此外,有些病儿可出现恐惧、多动或少动,甚至还有无法劝阻的哭闹以及情绪波动及睡眠障碍等现象。
患了婴幼儿孤独症,须及早发现并给予特殊训练,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否则病儿的智力及精神发育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当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时,就应及早请儿科神经内科医生诊治。目前临床上常用小剂量(每天剂量不超过5毫克)氟奋乃静或氟哌啶醇治疗此症。该药能改善症状,维持大脑兴奋性,促进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对此药疗效不佳的患儿,还可选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治疗。不过,这些药物都必须按医嘱服用,千万不可自己随便乱用,以免发生意外。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