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是相互沟通的桥梁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07 20:10:23
礼拜六下午,多多的爸爸听了一场专题讲座,谈的是“陪孩子一起读书”。专家说父母从小陪孩子一起看图画书,可以让孩子以后爱读书,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多多的爸爸觉得很受启发。
在回家的路上,多多的爸爸就去了附近的书店,打算挑几本图画书,带回去和儿子多多一起读,看看是否真的如专家所说。休 闲居 编 辑
走到儿童书的柜子前一看,真的陈列了不少图画书,以前怎么没有注意过呢?
多多的爸爸一面想,一面从书堆里抽出一本翻开来看,这是一本有关下雨的书,从出太阳的天空,到乌云密布,到倾盆大雨,到雨停放晴,书页里一个字都没有,不到20页,定价36元。“哇!还真贵!而且——都是图画,有什么好看的?”多多的爸爸怀疑专家所谓的“图画书”就是这样的书吗?
选来选去,最后他选了一本里面每一个跨页都画了10种东西,旁边还配有文字的。例如,第一页是交通工具,里面有汽车、飞机、船等,不但可以认识图画上的东西,还可以认字,多多的爸爸对这本“图画书”很满意,高高兴兴地买回家去了。
他郑重其事地把儿子抱在腿上,准备开始“陪”他读书。儿子第一次觉得好玩也好奇,乖乖地坐在爸爸的腿上,把一整本书上的东西都认了一遍,多多的爸爸觉得很满意,对多多说:“多多,本来爸爸要去和你李叔叔打桥牌,今天专门和你一起来读书,你很高兴吧。爸爸的心思总算没有白费,明天我们还一起读呀。”
“可是,爸爸,你还是在看电视里的哪个牌牌呀。”多多的爸爸有些不好意思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再拿起那本书叫儿子过来看书时,儿子一点兴趣也没有,问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昨天全教过的,今天却全不记得;多多的爸爸耐心地再告诉儿子一次,没想到才讲了一页,儿子说:“我要上厕所,”就不肯再看那本书一眼了。多多的爸爸觉得很奇怪,怎么跟专家说的情况不一样呢?
两天之后,多多的爸爸发现那本书已经一页一页地“分尸”了,“陪孩子一起读书”的行动,也就宣告终止。
亲子共读,要害在一个共字,为什么孩子喜欢和家长一起做游戏,一起看电视,说白了,实际上是家长在这些活动中也找到了乐趣,不知不觉地投入了进去。家长的投入反过来会感染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很多家长都象多多的爸爸一样,希望孩子读书,也做出了陪孩子读书的样子,但是自己心不在焉,左顾右盼,孩子自然也没有胃口,这样的“亲子共读”还不如让孩子自己阅读。
有的家长还抱着这样的心理:“我们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书,,牺牲了打保龄球的时间,牺牲了去游泳馆的时间,这个臭小子(或者死丫头)一点都不知道珍惜,嘻嘻哈哈的,一点进步都没有。”这种算账的心态也是不太健康的,对待亲子阅读,最好不要有功利的打算,否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也许他们不能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是,他们却能够百分百地用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抗议。
另外有一些家长名为“亲子共读”,实际上是随时准备考问和测试孩子,不断生硬地提出问题,搞得气氛很紧张,孩子很快就会厌恶这种“共读”。所以,亲子共读千万别忘了“亲”。
多多的爸爸后来发现,多多两岁多时最喜欢看“大象的嗯嗯”这本书,那书说的是森林里的动物比赛谁的大便最大,不管大家回去吃再多的东西,每次比赛都是大象得第一,刺猬最后。后来动物们改比谁能最快把自己的大便清理掉,结果刺猬得了第一名。每次孩子看这本书时都能笑得东倒西歪,已经看过数十次了,笑声一样大。
多多的爸爸也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总是和多多一起读,随手指出多多念错的字。不知不觉,一本书都念完了,多多的词汇、表达以及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都大大增加了。有些内容多多的爸爸自己也闹不清楚,就去查词典,几个月之后,同事发现多多的爸爸对动物世界非常内行,都很惊奇,多多的爸爸说:“是和我儿子一起学的。”
多多有时候不爱大便,他就借着图画书的内容溶到生活里面,有时候自己装成刺猬,有时候自己装成大象,提醒多多自己主动屙大便。
多多一直记着这个故事,还带这本书,给其他的小朋友讲书里面的故事。后来爸爸又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有长处,比如比谁的大便大的时候,刺猬的最小,可是清理起来很快,所以它也有机会得第一名。我们有些地方比不过人家并不一定就不好,也没有人样样都能得第一。
多多不仅成了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而且还经常用书里面的故事给其他小朋友做思想工作。
有许多父母常常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子女沟通,其实,亲子共读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一本书就是一个桥梁,一个故事可以引申出很多话题,孩子在轻松愉快地读书过程中对自己的想法和评价不再掩饰,碰到的问题也乐于向父母求教。全家人不分年龄大小,彼此分享阅读的心得,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你一句我一句地讲述,全面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能力,父母的知识面也可以逐渐扩大。何乐而不为呢?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