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肠炎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7-04 05:52:00
[概述]
急性坏死性肠炎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或节段性肠炎,是以小肠为主的急性坏死性炎症伴广泛性出血。临床以腹痛、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且常伴发休克,发病急骤。 本病以4 ̄14岁儿童多见,农村发病高于城市,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季多见,且病死率高。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甚为重要。休闲 居 编 辑
[症状体症]
1.突发性脐周或上腹部疼痛,渐加剧。 2.腹痛不久即出现恶心、呕吐、吐出物可含胆汁,严重者吐出咖啡样物。 3.排血水样或暗红色糊状大便,腐臭味。 4.腹胀渐重,可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 5.发热伴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休克伴DIC。
[诊断依据]
1.腹痛、便血、腹胀,严重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2.大便果酱样或洗肉水样,有特殊腐败腥臭味。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核左移;大使潜血应阳性。 4.X线检查小肠间隙增宽,病变肠管僵直,部分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肠穿孔后见气腹。
[治疗原则]
1.禁食至便血、腹胀消失为止。 2.抗生素治疗。 3.抗休克(详见感染性休克)。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5.对症支援疗法。 6.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像正常,大便潜血阴性,恢复饮食后无复发。 2.好转:症状体征显著消失,大便次数、性状及常规检查接近正常。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专家提示]
本病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桿菌及其产生的β肠毒素所致,该病诱因认为与进食花生、大豆、蚕豆、甘薯、海鲜或暴饮暴食有关,某些患儿合并肠蛔虫症,故儿童要及时驱虫,夏季注意饮食卫生,尤其不能进食一些未煮熟的食物,不要滥食。病儿在恢复期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只有待便血及腹胀减轻、大便潜血阴性后才可进食,恢复饮食应从流质(汤、牛奶、米汤)→半流质(稀粥)→软食→正常饮食,家长不能因患儿饥饿但仍有便血、腹胀而提前给病儿进食,这样往往加重病情反复致大量便血而“前功尽弃”。恢复饮食期间密切观察病情,若有反复再予禁食。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