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14 16:54:28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0%。
在糖尿病脑血管病变中,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缺血性病变多见,而脑出血较少,以多发性中小动脉梗塞及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多见,椎基底动脉系统比颅内动脉系统多见,且易反复发作,而呈现痴呆、偏瘫、共济失调、视功能障碍。休 闲 居 编 辑
中医称糖尿病脑血管病为消渴病合并中风,病机是由于消渴病日久,气阴两虚,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气血逆乱于脑所致。多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辨证论治配合中药静脉输液及针刺治疗,获显著疗效。
中医辨证论治 1 、阴虚风动瘀血阻络主证:突发半身不遂,或是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舌强语謇,烦躁不安,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发热,烦渴多饮,易饥多食,尿赤便干,舌红绛少津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数。
治则:育阴熄风,化瘀通络。
方药:以育阴通络汤化裁如下:生地20克,玄参15克,花粉20克,川石斛15克,钩藤30克,甘菊花10克,女贞子15克,桑寄生30克,枸杞子9克,赤芍、白芍各15克,丹参15克,广地龙15克。
2、气阴两虚络脉瘀阻主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或见口角歪斜,或见舌强语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干渴,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小便或黄或赤,大便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或见剥脱,脉弦细无力或弦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以补阳还五汤合生脉散化裁:黄芪25克,党参15克,山药20克,玄参20克,麦冬15克,葛根9克,五味子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赤芍、白芍各10克,鸡血藤30克,牛膝10克,桑寄生20克。
3、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主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角歪斜,或舌强语謇,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则:化痰熄风,活血通络。
方药:以化痰通络汤化裁如下:法半夏10克,生白术10克,天麻10克,胆南星6克,丹参30克,香附15克,酒大黄5克。
4、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主证:突发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言语謇涩,或见神昏谵语,烦扰不宁,头晕或痰多,气粗口臭,声高气促,大便3日以上未行,舌苔黄厚或黄褐而燥,脉弦滑,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治则:通腑化痰。
方药:以通腑化痰汤加减如下:生大黄10克,芒硝10克,全栝楼30克,胆南星10克,丹参30克。
5、痰湿内蕴蒙塞心神主证:素体肥胖多湿多痰,湿痰内蕴,病发神昏,半身不遂而肢体松懈,瘫软不温,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暗淡,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则:涤痰化湿,开窍醒神。
方药:以涤痰汤加减送服苏合香丸,组成:法半夏10克,胆南星10克,枳实10克,橘红15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菖蒲12克,竹茹12克,全栝楼30克,苏合香丸1丸冲服。
6、气虚血瘀主证:半身不遂,肢体偏瘫,偏身麻木,口角歪斜,口流清涎,言语謇涩,寡言少语,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大便溏,小便清长而多,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边有齿痕,舌下脉络暗紫,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弦。
治则: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方药: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45克,当归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藏红花6克,川地龙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川牛膝12克。
中药静脉输液在糖尿病脑血管病急性期可配合中药清开灵、血栓通、川芎嗪、脉络宁、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疗效更好。
针灸治疗 体针 根据病情的轻重,肢体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辨证取穴。
1.中风先兆(短暂脑缺血发作)取穴:上星、百会、印堂、肩骨禺、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眩晕加头维、风池;夜眠不安加四神聪、神门;烦躁加太冲、合谷。
方法:上星平刺,百会直刺,印堂斜刺,施捻转补泻法,其余穴位直刺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两周一个疗程。
2.中经络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上肢不能伸者加曲池;手指握固者加合谷、太冲。方法:先刺双侧内关,捻转提插结合泻法,继刺人中用雀啄手法。其他穴位用直刺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两周一个疗程。
3.中脏腑(分闭证与脱证两种)闭证:取内关、人中用泻法,取十宣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每穴出血量1~2毫升。
脱证:取内关、人中用泻法,取气海、关元、神阙施隔附子饼灸法,持续4~8小时,取太冲、内庭施补法。
4.后遗症期口眼歪斜:取风池、太阳、下关、地仓透颊车、健侧合谷。
失语:取上星透百会、风池,取金津、玉液三棱针点刺放血,加廉泉、通里、天柱。
上肢不遂:曲池、风池、极泉、尺泽、合谷、八邪、肩骨禺、外关。
下肢不遂:委中、三阴交、环跳、阳陵泉、昆仑。
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假性球麻痹):内关、人中、风池、廉泉。
以上诸穴,除特殊刺法外,均用平补平泻手法,隔日一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1个月为一疗程。
头针 头与脑皆为脏腑、经络之气血聚集的部位,它们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头部是调整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故针刺头皮部可作用于脑,可治疗中风病。
选体征对侧运动区、足运感区、感觉区,进针后捻转3分钟,可在施术后出现症状缓解。
偏侧运动障碍,取对侧运动区;下肢瘫取对侧运动区上1/5,对侧足运区;上肢瘫取对侧运动区中2/5;面部瘫痪,流涎、舌歪斜、运动性失语,取对侧运动区下2/5。
偏身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下肢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上1/5,对侧足感区;上肢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中2/5;头部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下2/5。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