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药更是“朝阳中的朝阳”,是个理想的投资方向。但加入WTO以后,我国中药业一方面在对外贸易中,中药出口量上并未大幅度增加,相反进口却在增加;另一方面中药在国内也正饱受西药的冲击。与我国5000多年传统中药的应用历史以及中国作为中药发源地的地位很不相称。笔者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方面,分析人们对中药的认识观念的差异,浅谈目前中药的发展现状。
国内:中医中药处劣势
2001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的组织领导下,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中医药分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十省市中医主管部门进行了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见表),调查报告中关于我国居民医疗意向的部分数据,反映出我国居民在就医中对中医以及西医的观念上的差异。休 闲 居 编辑
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中医医疗服务在城乡居民医疗意向中仅占有1/4的比例,除12.16%居民希望中医治疗外,希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占24.72%,急性病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的占5.06%,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占1.07%,如按中西各半将这三个指标的一半计入中医意向,四者相加,则希望中医治疗的总比例仅为27.58%。在国人就医选择上,远远比不上西医治疗的需求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信任中医为求诊中医的主要原因,而城乡居民信任中医,主要认为中药疗效好,西药有副作用;农村居民信任中医是因为中药疗效好、中药治本。二者侧重点不尽相同,这与他们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和传统观念上的差异有关。
而在影响接受中医治疗的四个主要原因分析,首要原因是中药服用不便(占45.11%);其次是汤药太苦(占37.07%)。药品服用、携带、存放是否方便,已成为人们看病购药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而中药饮片煎煮麻烦、费时,味道苦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患者不愿服用,是制约中医发挥作用的瓶颈。
可见,传统的中药用药理念,并未随着时代的脚步,深入新一代青年的心中。加快中药剂型改革,提高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临床疗效,是提高中医药治疗率的有效途径。
在对国人的宣传方面,最主要的宣传手段――广告,笔者认为,中药厂家却做得并不十分完善。一方面,一些厂家大力投资于广告,同时却总是在不停地更换产品,厂家在短期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长期来看,却难免使患者产生上当的感觉。厂家通过大力投资于广告并不断更换新药,不能维持一个品牌的长盛不衰,本身便不是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有些广告的广告词与自身药品的主治、功效相差过远,或突出本厂家的字号,或将功效等描述得过于神奇,也不利于对药品的宣传。宣传不利,会直接造成国人在观念上对中药的认可程度。
中药产业要有所发展,首先应该把握住国内消费群体,将国内部分营销重点放在公众宣传和教育上,最主要的应该是给国内患者以用药的信心,逐步转变其用药观念。
国外:中药市场有机遇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要想让世界接受中药,关键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国外的消费者接受中医药学,接受中药和中药文化,中药的营销不仅是产品的营销,更是文化的营销。我们还必须注意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的结合,否则,中医走出国门就有很大的困难。
1、西方人对中医药不了解,这是由他们的文化环境造成的。要把中药介绍到国外,必须文化先行,把中医药文化介绍到国外。
传统中药煎煮法疗效相对显著,但是欧美人的生活习惯却给这种辩证施治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由于文化和科技方面的差异,中药走向世界的道路仍很漫长。全球经济虽然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但东西方文化并没有因此而融为一体,东西方的文化“隔阂”依然存在。入世后,中药要走向世界,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应该重视我国中医药文化对中成药占领国际市场的作用,加强对发达国家消费人群的宣传。
2、中药之所以难以走出国门,它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用药理念成为阻碍其走向世界的一大瓶颈。西药是化学合成的药物,它的用量和疗效可以用分子式来具体量化,而且它能直接针对具体病症,靶点明确。而中药在治疗时讲究多种药物“君臣佐使、有主有次”的配合。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破解中药的神奇,无法准确定量定性的中药用药方式与喜欢刨根问底的西药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和冲突,直接导致了中药不被国际医药市场接受的尴尬局面。
与西药相比,中药有其特有的复杂性,西药有明确的结构式、有效成分、毒副反应,而中药往往是整体作用,每一味中药就是一个复方。由于中药有其特殊性,在检测上面临很大困难,也就加大了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难度。
3、环保是21世纪的主题,只有绿色企业才能在未来长久生存。随着全球追求绿色、崇尚自然消费观念的兴起。随着这一用药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我们也应该看到,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是存在着很大机遇的。
由于化学药品新药开发费用高,周期长,投入大,西药毒副作用大等影响,人们长期大量使用西药的不良作用逐渐显示出来。近年来,医药界又将新药的开发重点转向自然界,投入传统药、民族药、中草药、植物药等天然药物,为我国传统中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随着医疗观念由治疗向预防保健的转变,用药也相应会向药品→保健性药品→保健食品转变,而很多中药具有保健性的特性,医疗观念的更新,会带动中药的发展。
特别是当前,西方各发达国家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对治疗老年病、慢性病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中药在预防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病症方面有独特优势,其潜在市场巨大。以美国为例,近几年,人们对草药的兴趣开始大增。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重新限定了草药管理范围,并制定了《植物药研究指南》,对植物药(中药)作为新药申请FDA批准提出了特殊管理办法,再加上美国社会的时尚需求,大大促进了传统植物药工业在美国的发展。世界上几家最大的制药企业,都已相继进入植物药消费品市场;专门从事传统植物药开发的公司也迅速增加,传统植物药工业发展在美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近10年来,其他西方国家也都出现了植物药的消费热潮,德国打算在现行医疗保险法中将中药列入传统疗法范畴;俄罗斯、瑞士等国也看好中药;东南亚许多国家及日本、韩国等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更是早已将中药作为家庭必备药品。世界市场已经向中成药制品敞开了大门,其他国家在用药观念上的发展,无疑为我国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巨大机遇。
4、目前,虽说已经有许多国家对中药表现出浓厚兴趣,对中药的限制也有所放宽,有些国家开始制定法规,承认中药和植物药的合法地位。但在欧美的绝大部分国家,其功效和质量的可靠性仍受到怀疑,中药仍被当作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形式销售,影响了中药的出口。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将其归结为世界各国用药理念的差异,更应该从我国中药业自身上找原因。 国家已规定,化学药生产必须符合GMP规范,但是我国的中药生产却一直缺乏这类管理规范。我国企业中达到GMP要求的不足10%,制剂设备水平仅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的国际水平。系列化、标准化、配套能力的缺乏使我国的中成药在质量、包装和有效成分测定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有很大的差距。
专家呼吁:中药业要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有效成分标识方面实行严密的监控指标已迫在眉睫。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标准化、可控化、绿色、无污染的中药材质量观念,以适应现代国内外市场的新需求。要不断用现代科技知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中药应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参考国际规范,建立和完善药材的种植、饮片的炮制、方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成药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系列标准规范,以规范、安全、有效的中药取信于世人,才能使中药扎根于中外人士的观念之中。表:我国居民的医疗意向
医疗意向 |
合计 |
城市 |
农村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希望中医治疗 |
5208 |
12.16 |
2337 |
15.93 |
2871 |
10.2 |
希望西医治疗 |
23261 |
54.32 |
6550 |
44.65 |
16711 |
59.36 |
希望中、西医结合治疗 |
10586 |
24.72 |
3737 |
25.47 |
6849 |
24.33 |
急性病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 |
2167 |
5.06 |
1544 |
10.52 |
623 |
2.21 |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 |
460 |
1.07 |
281 |
1.92 |
179 |
0.64 |
没有选择 |
990 |
2.31 |
130 |
0.89 |
860 |
3.06 |
其他 |
147 |
0.34 |
92 |
0.63 |
55 |
0.2 |
合计 |
42891 |
100 |
14671 |
100 |
28148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