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产业不可盲目发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7-17 06:50:39
新华社信息武汉12月23日电(记者黎昌政 戴劲松)湖北省科技厅一位专家在分析黄姜产业发展现状时指出,黄姜产业发展带动了山区农民致富,促进了甾体激素类药物制药业的发展,但目前黄姜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已开始显露,不可盲目发展。 黄姜(又称盾叶薯蓣),被誉为“药用黄金”,其所含薯蓣皂素含量最高、用量最大。我国甾体激素类药物的起始原料主要是薯蓣皂素,占总量的95%。据介绍,黄姜生长耐干旱,喜阳光,周期长,适宜山地特别是高山生长。世界上黄姜主要分布在我国和墨西哥,我国又主要集中在武当山脉至秦岭南麓。由于这一带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黄姜生长和薯蓣皂甙元的合成与积累,再加上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发展黄姜产业,这里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黄姜生产基地和国际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供应中心。 专家指出,目前发展黄姜生产要重视三个问题: 一是市场问题。首先,从国内市场看,每年按2000吨皂素生产计算,约需鲜姜30万吨左右。按全国现有种植面积120万亩、两年一个采收期计算,每年可产鲜姜100万吨左右,已大大超过国内市场需求。其次,从国际市场看,一方面,墨西哥正着手解决薯蓣类植物的大面积人工种植问题,以增强其供给能力。另一方面,据了解,德国先令公司已掌握合成双烯的技术,这势必大大减少其对皂素、双烯等激素类药中间体原料的需求量,从而影响国际黄姜市场的供求关系。 二是产业链问题。黄姜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长的产业链,产业链每延伸一节,附加值即可大幅度增加。以1万亩黄姜计,按两年采摘可实现产值3600万-4800万元;加工成皂素,产值可达5600万-7500万元;进一步深加工成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米非司酮后,其产值即可分别增至1.12亿-1.5亿元、1.68亿-2.25亿元、2.24亿-3.0亿元。按湖北省60万亩黄姜计算,如果全部进入收获期,仅鲜姜总产值可达到21.6亿-28.8亿元。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近300个激素类药物品种,我国已开发出43个,而湖北省仅能生产皂素、双烯、沃氏氧化物、黄体酮等几个品种,产业链条太短,加工企业多,规模小,且均为上游中间体原料产品,下游激素类药物品种几乎空白。产业化链条中,技工贸、技农贸、产学研还没有形成有机结合体。 三是环境污染与资源综合利用问题。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各地竞相上马、重复建设、粗放加工的现象比较严重。仅十堰地区就有9家初加工企业(未包括水解物生产企业),只有极少数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以目前主要初加工产品皂素为例,按现有生产工艺,每生产1吨皂素,将排放近40吨富含营养的物质和上千吨含无机酸的废水,这既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严重污染、恶化了周围的环境,甚至造成人畜引水困难。作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区,一旦南水北调工程上马,将使这一地区黄姜产业发展面临极大的政策风险。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