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问题药“欣弗事件”牵连华源股份陷入泥潭!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7-27 14:12:29
由于受问题药“欣弗事件”牵连,近日华源股份(600094)就转让“欣弗”制造商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安徽药业)股权一事,接连发布说明性公告。而这些公告恰好表明,公司已经陷入欲盖弥彰的泥潭。
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停用安徽药业生产的药品欣弗。卫生部通知说,青海、广西、浙江、黑龙江和山东等省、自治区陆续出现部分患者使用安徽药业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又称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为规范医疗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卫生部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立即暂停使用安徽药业今年6月份以来生产的所有批次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立即对库存和使用的该药品进行清点检查,封存尚未使用的此药品,并暂停购入安徽药业今年6月份以来生产的所有批次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华源股份惟恐受到“欣弗事件”牵连。8月4日,公司相关负责人澄清说,卫生部办公厅和有关媒体均称注射液系华源股份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但实际情况是,华源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安徽化纤与华源股份第一大股东华源集团在2005年11月29日共同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华源股份及安徽化纤将其所持有的安徽药业全部股权以人民币9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华源集团,其中华源股份持有安徽药业98.92%股权的转让价格为9199.56万元。而且,此次股权转让已经华源股份2005年第一次临时董事会和200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已在2005年12月30日完成了产权交割。
接着,8月7日,华源股份发布澄清公告,称与“欣弗”制造商——安徽药业早在2005年12月30日就已不存在产权关系。意思非常明白,“欣弗”事件的发生,华源股份不会受到影响,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但市场人士普遍对此心存疑惑。一个重要依据是,2006年4月29日,华源股份披露的2005年年报和2006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及安徽化纤将其所持有的安徽药业全部股权以9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华源集团。然而,截至2006年3月31日,上述股权转让交易尚未完成。
由于澄清公告的澄而不清,8月7日,延迟开盘一小时的华源股份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便被封住跌停。1.1亿流通股的华源股份全天成交不足180万股,却始终有近200万股的跌停封单。宣称已经退出医药业从此专攻化纤主业的华源股份,一天就损失了1.967亿元市值。
面对市场的质疑,8月9日,华源股份又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称股权转让虽已于2005年12月30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完成产权交割,但由于公司尚未收到股权转让款,工商登记尚未变更。基于上述情况,公司根据财政部1998年66号文以及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有关规定,对安徽药业的股权仍在长期投资中核算。
这样一来,又带出来一个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重大问题。
大股东华源集团因未支付9199.56万元股权转让款,从而形成对华源股份的债务。但奇怪的是,这笔巨款竟然在华源股份的定期报告中不见踪影。
华源股份2006年4月29日公告的经审计的“华源股份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资金的专项说明”显示,2005年期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共占用华源股份36232.19万元,其中非经营性占用资金35812.33万元;安徽药业与华源股份存在93.52万元的货款占款,属经营性占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8月1日公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通告”中,华源股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27545.45万元,其中华源集团目前占用余额为8565.66万元。没有找到一笔与9199.56万元股权转让款金额相符的款项。
另据华源股份7月6日公告,截至2005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占用华源股份资金的余额为35812.33万元。公司公告称,正严格按照年报披露的清欠方案实施时间表进行清欠,4月30日至今,又收回现金6503.54万元。
按照2005年年度报告披露的清欠方案及其实施时间表,截至2006年9月底,公司应收回现金8508.70万元。截至2006年4月30日,公司已按计划收回现金1763.35万元;加上4月30日至今收回的占资,累计已收回现金8266.89万元。公司将继续严格执行清欠方案实施时间表,全额收回被占资金。
一方面,华源股份对大股东拖欠股权转让款秘而不宣;另一方面,对公司的所谓清欠方案又大张旗鼓地宣传。而实际上,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占款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欣弗事件”不仅使华源股份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转让股权在尚未实施工商登记变更前,华源股份承担的依然是控股股东的责任。
因此,从财务角度来说,子公司安徽药业因“欣弗事件”遭受的损失必将反映到华源股份的“长期投资损益”项目上。那么,安徽华源在“欣弗事件”中究竟可能遭受多大损失?将对华源股份产生怎样的影响?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安徽药业自今年6月份以来,共生产“欣弗”产品370多万瓶,已经售出319万瓶左右,除未售出的已被封存外,截至8月9日13点,已收回755053瓶,收回途中有185528瓶,异地查封161217瓶待收回,合计1586498瓶。据了解,“欣弗”的生产成本大概在2.7元左右,也就是说,此次安徽药业因产品问题直接损失的生产成本在429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回收时发生的费用。此外,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停产整顿,何时恢复生产还有待相关部门的批准。据介绍,公司现有职工17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6人,年生产能力达到7000万瓶,片剂、胶囊年生产能力12亿片(粒)以上,而且还是中国100家最大的医药工业企业之一。如此规模的公司进入不限时停产,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而更大的损失则是来自给受害者的赔偿以及后期的无形影响。法律界人士分析,给受害者的赔偿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医药费的赔偿,另一部分是因为患者受到人身伤害的赔偿。根据国家药监局的调查,目前死亡病例为8人,有不良反应的超过了100人。
因医药事件致人伤死亡的赔偿标准和因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赔偿标准相同,最高的赔偿额可达到上百万元,而一般的则在十几万元左右。即使情况不再恶化,安徽药业面临的赔偿数额也相当巨大,赔偿费用可能上千万元。公司恢复生产后,消费者的不信任感必将严重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
此外,华源股份将安徽药业的股权计入“长期投资”,在未收到股权转让款的情况下无法做收入确认,这对华源股份来说还存在股权转让不成功的风险。(作者:何晓晴)
(转载自《中国经济时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