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今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增幅将在16%左右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1:51:57
新华社信息广州8月4日电(记者赵东辉)记者采访的广东、北京两地的医
药专家、企业负责人分析认为,非典对全国医药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但综合疫情
休 闲 居 编 辑
持续时间、用药习惯变化、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说喜忧参半,估计今年
的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增幅将与去年持平,即保持在16%左右。
非典对医药经济带来的“利好”影响主要集中在中药和用于治疗非典的西药
方面,但影响不是很大:
一是中药行业目前虽然一片向好,但对医药经济的贡献比较有限。自社会上
公布防治非典中药方以来,中成药热销。北京医药股份公司4月已售出瓶装防治
非典药剂100多万瓶。全国最大的板兰跟生产基地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至4
月销售额增加40%。但也不是所有的中药销量都上升,如广州市药材公司近期
参茸类补品的销量就下降了10%。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彬
分析,中药计算价值比较小,工业销售总收入不及全行业总值的1/3,其销量
和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医药工业增幅的贡献率有限。
二是与非典相关的化学药销量固然大增,但同一企业的其它药物的销售受到
抑制。据东莞市万成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定中介绍,公司生产的罗红霉素3
-4月销量上升100%,左旋氧氟沙星上升20%,但拳头产品万可宁、万伯
安均下降10%以上。广州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4月的销售额超过1.2
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销售额。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4月与防治非典有
关的药品销量增长38%,但部分抗生素类药品下降了20-30%。
三是非典带给医药经济的另一个“利好”就是,改变了部分人的用药观念,
将刺激一些增强免疫力、抵抗力以及清热解毒类药品的生产和销售。比如维生素
类、胸腺肽、丙球类、抗病毒口服液等将获得一个较好的预期销售增长。记者从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处获悉,今年2月以来,企业申报的抗病毒类、
增强免疫力类的新药有9个。但也有专家认为,药品作为一种商品具有很大的特
异性,面对的是特殊顾客群体,需求弹性较低,估计这类人们看好的药品销量也
上升不了多少。
不少专家和医药企业销售负责人则反映,非典使药业遭遇了“寒流”:
一、医院门诊量大幅度下降。非典暴发以来,医院在人们眼中成为感染率最
高的地方,广州市大部分医院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关节炎、理疗、心理咨询
等门诊,就诊人数几乎不到平时的一半,外科手术量更是不到平时的1/3。广
东省药学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2-3月,全省通过医院销售的药品量至少较
去年同期下降25%。
二、部分医药生产企业(特别是抗生素生产企业)损失惨重。据葛兰素史克
公司华南区经理林立明介绍,2-5月,葛兰素的产品在广东的销售量至少下跌
了1/3,特别是公司用于治疗肝炎的拳头产品贺普汀更是下降了一半多。广州
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吴志华反映,近期公司的业务员基本无法到一些
销售大省比如江苏、广西、上海去出差,鼻炎清毒颗粒、蛇胆川贝膏、奇星华佗
再造丸等名牌产品销量都下降了50%左右,估计公司要完成今年销售收入预期
增长18%的指标,尚有一定难度。
专家预测,非典阶段过后医院的门诊量和出药量将逐渐恢复过来,还可能出
现一些就诊用药的小高潮,有望对非典时期的就诊下跌形成一定弥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分析说,今年一季
度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3%,这个数值不理想主要是产销率不
高,估计后几个季度会有所增加,非典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都有,预计今年全国医
药工业销售收入增幅将维持去年的水平,即16%左右。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