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药集团重组倒计时美林、中银国际、中诚信构筑“泥三角”?
数学中,三角形具有最稳定性。但由美林、中银国际以及中诚信组成的这一三角形,其稳定性却遭到市场人士的质疑。
自年初新任董事长常幸空降,华北制药集团的改制工作开始提速。
根据华北制药集团的消息,改制的前期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接下来面临的将是整个集团辖下超过百亿资产的一个大重组。
据说,华北制药集团重组方案已经于9月15日下午上报河北省国资委。
在上报河北省国资委的方案中,华药集团将对整个集团下属的近30家企业按照两大思路进行分流:一思路为产品重新组合;另一为国内外营销渠道整合。思路确定后,集团将就引进海外战略大股东的方案向国资委寻求明确的书面支持。
国资委做出批复后,华北制药集团将正式引进本次重组的财务顾问方:由美林、中银国际以及中诚信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财务顾问团。
■ 重组焦点
据华北制药集团资本运营部部长乔先生介绍,华药集团目前总资产超过百亿(总资产150亿),去年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今年预计销售收入超过60亿。集团现有27家子公司构成,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华北制药――及16家外商投资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
国泰君安的分析人士表示,华北制药集团是一家老牌的国有制药企业,本次重组,将有可能从产品结构的角度进行调整。
关于华北制药重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集团与上市子公司华北制药所涉及到的关联交易和关联欠款。
“这是比较令人担心的一方面。”某证券公司分析人员表示。
华北制药公告显示,该上市公司有大约40%的销售收入是和华北制药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相关。其中,上市公司与集团子公司之间的关联欠款多年累计高达20个亿,而三年及三年以上的欠款达10个亿。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说,这些关联交易遗留下来的问题将较大地影响到下一步重组,比如资产情况不实,法人治理结构不清晰,这些都将直接对改制重组产生影响,并影响新股东的进入。
但记者就这个问题求证于华北制药集团时,乔先生表示,整个集团的关联欠款应该只有几千万,远没有市场上传说得那么多,“可能因为是统计口径不同吧”。
其次,战略投资方的引进也将是本次重组的关键。
据参与重组方案制定的人士透露,华药集团倾向于向外资出售部分股权,而买方将可能是来自韩国、日本的大型药企。
分析师表示,引进外资投资方对华北制药是积极的,可以打开国际市场销路,参与国际分工,这也将是华北制药引入外资投资者的最大目的。
另外,华北制药集团股权出让的比例也留有很多疑问。
华北制药的董事长常幸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国有股比重降到多少要看合作者的情况,我们可能同意外商相对控股。”
但市场人士表示:“国资委是不会同意的。估计华北制药将在把握控股权的前提下,较大限度地释放股权是可能的。”
而华北制药资本运营部部长乔先生却对记者一再强调,华北制药愿意出让整个集团控股权,并且认为国资委肯定会同意,因为“河北省在国有股退出的政策方面非常开明”。
■ 三方演出
这次华北制药集团重组,除了因为其为我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公司而受到关注外,另外一个更引人注目的看点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务顾问方。
由美林、中银国际以及中诚信联合组成的豪华军团,当属市场从未见识过的“拍案惊奇”。
究竟是三方优势互补而走到一起,还是仅仅因为当事方多种力量相互制衡而最终导致的一个利益分割?
从最初草莽相争到最终三方敲定组团,整个过程颇值得“戏说”。
中诚信是最早加入的一方。实际上,中诚信早在一年前就和华北制药进行接触。
不过中诚信逐渐意识到凭一己之力很难掌控大局,于是就做了一个“聪明”的选择―――引入美林。
某次饭桌上,中诚信总裁胡克向常幸力荐美林,并指着美林在座的王仲何,称其“绝对是一把锋利的快刀”。
在引入美林这一点上,中诚信掌握了极好的火候:和华药充分润滑后,不紧不慢地把美林作为自己的好搭档推介给华药,一方面顺水推舟把美林引入华北制药的重组,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自己争取获得华北制药重组大单的筹码,从而在“选美中”脱颖而出。
美林搭上华北制药的重组这班车,出发点单纯又单纯。
华北制药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龙头老大,毫无疑问是美林中意的典型客户。并不是仅仅针对华北制药集团,美林中国区主席刘二飞表示,美林重在培育国内的市场,更多地以长期眼光看待国内大型企业的重组。
然而在中诚信和美林合作几乎已敲定的时候,中银国际半路杀出。
为了争取华北制药的财务顾问,中银国际鼎力而行,今年6月份,中银国际两番较高赞誉了华北制药,已然做足了热身工作。
据说在最初,中银国际作为一个外来者,受到美林和中诚信的联合抵制,为此其间经历了大量的斡旋。本来议定即将签订的财务顾问协议也因此搁置,从最初的5月份一直僵持到7月份,而后8月份三方才达成妥协,中银国际方正式加入,形成了美林、中银国际、中诚信的三方联合担任财务顾问态势。
市场人士分析,中银国际在海外(主要是在香港)拥有一个独立的国际配售网络,这是中银国际见长于中金的地方。但在国内大型国有企业重组以及由此带来的海外上市项目方面,中银国际则远远落后于中金。
中银国际总裁李山向记者表示,中银国际希望今后能更多地抓住中国国企改革的机遇,为很多的大型国企重组提供投资银行服务,从财务顾问做起,培育市场。
中银国际在和中金以及国际投行同行抢夺市场的斗争已经开始升级,对华北制药一单的抢夺,这只是其更激进更勇猛的表现罢了。
■ 泥三角?
数学中,三角形具有最稳定性。
但由美林、中银国际以及中诚信组成的这一三角形,其稳定性却遭到市场人士的质疑。
首先,这个三角合作让人感到意外。
以美林华尔街大投行的孤傲和自负,屈尊成为三分之一,仅此一项就足以让人唏嘘慨叹了。
而中银国际的中途强行介入又意味着什么呢?看好华药的前景?分食一杯羹?还是只是想打好中国大型国企重组的第一张牌?
还有中诚信呢?夹在两只大鳄之间,局促乎?迷失乎?
其次这个豪华阵容,是否过于铺张?
不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利益获取的角度,本次华北制药的重组工作都看不出有需耗用三方精力的必要性。
技术上,任凭其中一方的力量都足以解决华药的重组问题。
而在利益上,即便以交易金额的5%的较高比例来收取此次财务顾问费用,以华北制药股权融资不超过五十亿的规模,粗略估算一下,美林联合方收取的费用顶多也就两个亿左右,单就美林的胃口而言就已显得索然无味。
同时,三方合作,需要较多的沟通协调,也无疑会平添额外的负担。
中西方行事风格的迥异,也甚至可能产生内耗,可能直接影响合作。
自然,美林、中银国际、中诚信的三方合作尚未正式启航,究竟其合作将是什么样一个局面,还不好过早下断语。帷幕拉开之前,所有猜测都只是对美林、中银国际、中诚信这个三角合作的一些幻化而已。
饶有兴致地,有人将这个幻化了的合作刻画成一个“酷极了”的黑衣骑士:有着高傲的头颅,加上前倾的身子,还有阿基里斯的泥足
美林一颗高傲的头颅轻飘飘地悬挂在上面,虽散漫但霸道的气质已经认定自己的意志就是决策中的话语权。
中银国际则是半路杀入,掐断美林和中诚信的联袂,拉成三角合作,在抢夺份额中表现得不遗余力,立马前倾,张弓引箭,代表了最激进的姿态,是本次合作中的强健身躯。
而土生土长的中诚信,因之和华北制药有着天然友好的关系,是这次合作中不可或缺的立足之本,但在和美林、中银国际比较中相对较弱,故只得称之为阿基里斯的泥足。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