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2004年1月1日起,医用纱布敷料的出口退税率将由原来的17%降至13%。一方面是退税率的下降,另一方面是作为原材料的棉花价格上升了近30%,经受双重夹击的医用敷料出口商日子不好过? |
2003年,对于华东某省做医用纱布敷料的徐先生来说,是跌宕起伏、充满刺激的一年。因为非典,他的工厂在4、5月份满负荷运作,加班加点保证供应,非典一过,上半年盈利状况令人十分满意。没料到,由于我国的棉花收购渠道已经放开,接下来的几个月棉花价格大幅上扬,11月份,棉花价格曾达到每吨1.75万元左右。受此牵动,棉纱价格亦明显上涨,过去每吨1.9万元左右的价格一下子上涨到2.5万元左右,涨幅近30%。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势必对医用纱布敷料的生产产生影响。另外,根据10月中旬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通知,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为纺织类产品的医用纱布敷料,其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7%降至13%。“日子不好过啊,这棉花价格一涨,退税率一降,我看把上半年的盈利都抵消了。”徐先生感叹道。
退税率下调影响不大
“降低医用纱布敷料的退税率,是国家的一项产业引导政策。”不少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在国家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进口退税款及时到位,本次进口退税率调整的其中一个原则,就是鼓励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口,保留原有的退税率,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则调低退税率,借此体现政策的引导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用纱布敷料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多敷料的生产还停留在手工小作坊的规模,因此首当其冲,退税率一下子调低了4个百分点,对一些靠产品出口退税维持盈利的生产企业来说,压力就大了很多。
南京哲立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正军对记者说:“退税因素和原材料提价对我们来说是‘两把刀’,但是退税的因素总体而言影响力还不算太大,因为对于每个生产厂来说大家都一样,因此,影响最大的因素应该还是棉花价格的上涨。由于棉纱价格的高涨不下,2004年上半年医用纱布敷料对外商的报价大概要比2003年同期高出18~20个百分点。”他说,他刚刚从德国回来,有些德国的客商已经对此颇有微词,“那些客商已经习惯了用我们的产品,尽管价格有所提升,他们还是要进口我们的敷料。但有人预计,中国的棉纱价格还要上涨,如果真的如此,我觉得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但他也指出,现在棉纱价格大约是每吨2.35万元,较最高的时候已经略有降低了。
江苏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富也认为,退税率的降低对敷料生产厂家的影响不大。“我前几天刚刚去过一个敷料厂,现在情况还比较平稳,4个百分点,压一压成本也还能应付得过去。”
棉花价格是块心病
棉花的价格怎么会骤然上升?陈国富分析,一方面是棉花歉收,而中国是棉花消耗大户,供应量一下子就跟不上了;而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人为炒作的因素。他指出,有些人囤积棉花,借此炒作。但他认为,现在中国的医用纱布敷料在欧洲市场还有相当的竞争力,如果价格能一直保持平稳,高一点倒是无所谓。“最怕的就是价格不稳定,大起大落。这样风险就大,很多厂家不敢贸然接单,而国外公司下订单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特别现在很多外国公司都在做一年的成本核算,所以有所影响。”
陈国富反映,国家为了避免进口的棉花过多,影响国内棉农的利益,对棉花进口采取配额制管理,而现在从印度、泰国等国进口的棉花价格比国内要低得多,但由于医用纱布敷料规模比较小,根本拿不到配额,很多敷料工厂希望国家能够扩大棉花进口配额,通过进口棉花来调节价格,使棉纱价格达到相对的平稳。
“中国医用敷料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印度,这几年,印度在制剂及机械化程度上渐渐拥有自己的优势,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却在受到削弱,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中国医用敷料的竞争力。”但是陈国富又认为,现在说中国敷料的竞争力受到影响还为时过早。
收取定金能否抗风险
面对变革,广大医用敷料生产厂家该如何应对呢?陈正军建议厂家可以要求采购商先支付一部分的定金,如20%~30%的比例。厂家有了一定的资金之后再购进一定数量的棉花,这样就能保持一定时间的价格稳定。“据我了解,现在有些厂已经是这么做的了。”
而有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厂家先吃进去一部分的棉花,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当然,对于一些小厂来说,资金一紧张就做不到了,那样的话影响会大一点。”
而陈国富则认为,以往并没有要求采购商预付一定定金的惯例,很多厂家都是家庭小作坊操作。即便是对外贸公司的结算也都是滞后2~3个月,所以要求采购商预付的可操作性不强。但是这些小作坊投资比较小,如果生意实在做不下去可能他们会选择暂时停一停,不开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