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藿香产销情况及行情走势分析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3:27:36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其商品为干燥的全草,除药用配方外,是中成药藿香正
气丸(水、口服液)、胶囊等品种的主要原料,其叶还可提取藿香油出口东南亚休 闲 居 编 辑
地区和欧美等国家,而且用量较大,是销量较大的草类药材,现全国正常销量药
用为5000吨、榨油用为3000~4000吨,去年非典期间销量达100
00吨以上。
藿香价格不稳定,常出现忽高忽低现象,主要是受出口价格的制约,特别是
藿香油,出口走畅时每吨藿香油可高达100万余元,出口受阻时每吨价可跌至
7万元,且鲜有问津。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外市场藿香和藿香油开始走
畅,过去积压的库存基本销馨,开始出现新一轮的上涨行情,随着今年春、夏用
药旺季的来临,其价格稳步上扬,居高不下。现藿香价格达9元(千克价,下
同),藿香净叶达30元。
以湛江市场藿香交易价看,1996年为4.2元、1997年为5.4
元、1998年为4.9元、1999年为2.8元,最低价为1.5元、20
00年为4.2元、2001年为3.7元、2002年为2.6元,最低价为
1.2元,2003年平均价为8.5元,最高价(非典时间)为30元、20
04年1~4月份为9元;藿香净叶正常价为18~20元,现上升为30元。
藿香价格一般2~3年为一个循环周期。
2003年藿香减产,而社会需求旺盛,导致其价在产新期不降反升,徘徊
在8.5~9元之间,是历史少有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产地干旱时间过长,影响
藿香生长,造成减产失收。另一方面是去年受非典的影响销量骤增,库存已告
馨。而目前藿香和藿香油国内外都走畅,出口和内销量都增加,导致藿香价格居
高不下。
湛江是广藿香的重要产区,正常年产量已跃升为6000吨(其中藿香20
00吨),占全国产量的2/3。据农业部门反映,因湛江去年和今春受旱灾时
间过长,导致藿香被旱死过多且生长欠佳,年产量比正常年减产50%,而20
03年产量只有3000吨(其中藿香叶30吨);四会情况同湛江相似,藿香
产量也只有180吨(其中藿香叶30吨);阳春、高州产地则较好些,因该地
区属山区,藿香种植在四面环山的盆地中,水源较好,干旱情况影响不大,藿香
长势较好,减产幅度只有20%,产藿香2000吨(其中藿香叶800吨),
还有化州、电白、阴江估计产量在1000吨以上。整个粤西地区2003年度
藿香总产量在6000吨以上(其中藿香叶1000吨左右),供求差距为20
%左右。
藿香除中药配方外,还有出口、内销和打粉作生产中成药的原料,但藿香叶
在药界是个不大引人注目的品种,因为药用配方不太普遍,主要是广东省内销
售。实际上真正了解它用量的人不多,它不能视为付产品或小品种,其正常年用
量可达3000~4000吨,其中用于中成药投料约500吨,其余主要用来
提取藿香油。藿香油不仅是生产中成药的原料之一,更主要是作为香精香料的定
香剂出口东南亚和欧美,而且用量大。今年的藿香油出口发生新变化,价升量
增,原库存的藿香和藿香油基本告馨,并出现新一轮上涨行情,现藿香叶每千克
收购价升为26元,市场交易价升为30元。
藿香叶2003年产量只有1000吨,减产达60%以上,减幅之大为历
史上少有。即使使用量减少60%以上,缺口仍较大。目前已收购的藿香叶多被
油厂加工提炼藿香油,用于药厂投料的藿香叶缺口不言自明,只有用藿香来代
替;由于藿香去年因非典创下其历史高价,导致藿香叶产地收购价也上升至26
元,并将推动藿香价格的持续攀升。
当然,由于该品的高额收益必然刺激生产的大发展,据反映今年种植藿香的
积极性大增,新种面积达1.5万亩,到2004~2005年产量必然增多,
其价将又会回落。经营者要多做调查研究,既不要放弃机遇,也可以规避风险。
(转摘自“中国金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