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价升探因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23:53:16
2004年以来,在大部分家种药材持续走低的同时,半夏不降反升,由持续5年之久的26~30元(千克价,下同);涨至目前的45~50元,且佳货难寻。
一、历史上半夏多以野生为主,其收购多以采集为主。由于半夏适应性较强,分布广泛,商品价格较高,从50年代的100万公斤,70年代200万公斤,到八十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带动半夏药用量和出口量,年需求量超过300万公斤以上,出现了供求矛盾,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家种半夏种植在计划经济年代迅速掀起,到了九十年代在高价位的驱动下,半夏种植已逐渐成为一些地方的主要经济支柱。而半夏种植又是一次性投入年年均有收益的产品,因此半夏从九十年代至2004年以前,其价格一直平稳。
二、半夏的生产环境在自然因素影响下遭受严重的打击。
由于半夏适应性较强,在我国除个别干旱少雨和沙漠地带难以生存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产品。但受自然因素影响,如气温升高,降雨分配不均等,目前许多半夏老产区早已难觅半夏的踪影了。因此半夏在部分老产区以各种因素影响下在逐年减少,甚至灭绝。
三、半夏的家种面积在结构调整中得以迅猛发展,由于半夏需要特定的生存环境,其产量不随人愿,终使面积减少。
改革开放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土地自主经营权,结构调整给富足的中国农村带来勃勃生机,在全国药材种植空前高涨的九十年代,半夏以周期短,产值高,适应强在全国各地得以迅速发展;由于半夏是用块茎繁殖,短期以来,难以满足市场种苗需求,于是市场用水半夏和同属一属的天南星小的块茎充当旱半夏的比比皆是,当时是半夏种茎高达18~20元/公斤。
通过几年的盲目种植,尽管其面积在扩大,相反的产量在减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半夏持续五年干品均在25~30元之间徘徊,难以刺激药农的种植积极性。二是半夏管理相当麻烦。三是采收加工麻烦。四是粮食价格的升高,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极积性。五是半夏被列为毒麻类药材,没有取得经营权的个体工商户严禁出售该类药材,至使生产者减少种植。
家种半夏尽管在八九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但随着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和飞速发展中的社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逐步蒌缩;而野生半夏生存不仅受到如化学除草剂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外,无人采集造成野生资源的浪费也是其中原因,因此半夏价格升高,如不采取措施,要么扩种面积要么组织采集,其价格将还会再升。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