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天人感应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5-27 08:07:12
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人事活动会从“天”得到反映的神秘学说。它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战国时子思、孟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后来汉儒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正因为这样,古人认为,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详瑞表示着天对人的谴责或嘉奖,在这些感应之中,人类的性行为和天的感应尤其密切。《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这就是从女阴的生育功能引申出天地的起源。《易经》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进一步说明了天和人的关系。《易经》所云的“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也是这个意思,其中的“云雨”、“感”、“交”等都是男女性交的术语。在卜封中,既卜天,也卜人。例如《左传.昭公元年》中医和解释“蛊”卦的卦象,“蛊”卦是上艮下巽,艮为山,巽为风,“蛊”卦是风吹山木之象;同时,艮为少男,巽为长女,所以“巽”卦又是女惑男之象;在中国古代,如遇旱涝之灾,人们常以祭典或性交舞蹈以禳灾,还有把自灾害看成是旷男怨女多而天地不顺,所以大遣宫女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