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补钙 延缓衰老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17 17:47:43
人体缺钙及随之产生的钙代谢紊乱是老化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通过补钙保骨以延续钙丢失和防治骨质疏松也可成为抗衰老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做法如下:
(1)年轻时注意增加骨量贮存。初始骨密度(即最高骨质发育)决定机体骨贮存,年轻时的骨量多少非常重要。从出生至20一30岁间,骨量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增加,这个阶段的骨量越大,即最高骨峰值越大,骨骼越粗壮坚硬,骨贮存越多。这个阶段称之为正钙平衡期。
从成年期开始,人的一生要不断地丢失大量的骨。骨矿研究测试表明,35岁以后人平均骨矿含量以0.5—1%的速率下降。到60一70岁时,女性丢失全身骨量的35-50%,男性丢失30一36%,随年龄增高,骨丢失量增加的阶段称之为负钙平衡期。增加骨量可防治骨质疏松。
补钙保骨增加骨贮存,要从胚胎期开始,延续至儿童期、青年以至壮年期,保证机体最大限度地贮存骨,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国家推荐的供给量标准。目前我国膳食营养调查,各年龄段人钙摄入均未达到国家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这是影响人群健康水乎的大问题,需要引起全民的重视。
国家推荐每日瞄食钙供给量标准为3岁儿童至成年人800毫克,其中10-13岁1000毫克,13-16岁1200毫克,孕妇、乳母1590毫克。为防治骨质硫松建议老年人为1000-1500毫克。
(2)合理营养,注意膳食平衡。人体的生存和健康依赖于不断地摄入各种营养索,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无机盐、多种维生素、水等,因为人体对各种营养素需求量不同,所以摄入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产生疾病。
众所周知,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引起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及健废的主要疾病之一,美国俄勒冈大学专家研究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时发现,商血压患者的血钙水平比血压正常的人低很多,提示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因素中,缺钙比高钠有更大的危险性。
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调查10372名18岁至74岁的人,分析饮食中17种营养素与血压之间关系后发现,引起高血压的真正原因是缺乏钙、钾、维生素A、维生素C四种营养素。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中,这四种营养素均低于需要量。尤其缺钙最为明显。
正常人体每日钙的最低需要量是800—1000毫克,如果每天摄入钙量大于1500毫克时,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仅为3—4%;如果每天摄入钙量少于300毫克时,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可增加至11—14%,高于前者4倍。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家,摄入适当的蛋白质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但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加尿中钙离子排泄,出现负钙平衡,最终引起钙离于缺乏。
研究表明,每日摄入蛋白质40一70克,钙的吸收利用率增加;每日摄入100克蛋白质,需摄入1000毫克钙方可保持正钙平衡;每日摄入蛋白质140克时,反倒出现负钙平衡。尽管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也要适宜摄入,不是越多越好。在维持钙代谢方面,植物蛋白质比动物蛋白质更优越,多食大豆有益健康,大豆富含钙质(367毫克/100克大豆)和蛋白质(36—40克/100克大豆),且大豆中植物蛋白质有助于钙质吸收。
(3)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运动有益于骨量增加,骨丢失减少。首先是体重。体重与骨量呈正相关,体重大的人骨量多,体重下降时骨量也丢失。
有资料表明,宇宙飞行员乘狭小的飞船在宇宙飞行一周后骨量减少20%。其次是肌肉量。肌肉量越多则骨量也越多,经常运动、肌肉发达的人骨量比运动量少、肌肉不甚发达的人多。即使未有疾病。完全卧床36周后骨小粱丢失的数量可相当于人体衰老10年所丧失的骨小梁数量。
无论男女老幼,经常性的肌肉活动对骨骼产生机械刺激,可使骨骼更加粗壮结实。老年人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延缓衰老。
过多吸烟、饮酒,对骨量有害,建议老年人不吸烟,少饮酒,有利于减少骨丢失。
补钙方式与吸收也有关系,吃饭时补充钙剂与空腹或餐后服钙剂相比,钙吸收率可提高20%,尤其无胃酸者及消化性溃疡病人宜餐中补钙,把钙作为食品强化剂而广泛应用,是切实可行的。如英国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实行面粉加钙,骨质疏松发生率不仅远远低于印度、日本等东方国家,而且低于芬兰、美国等西方国家。
(4)注意疾病和药物因素对骨质的影响,及时补钙。糖尿病人随大量尿糖排出,伴有大量尿钙丢失,负钙平衡,导致骨量减少、骨营养不良及骨质疏松,且糖尿病患者钙丢失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又加重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及糖代谢率下降,而加重糖尿病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病人),机体代谢率增高,骨质脱钙。神经损伤、瘫痪和长期卧床病人可增加骨丢失,引起骨质疏松。各种疾病需要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柯兴氏症(原发性皮质激素分泌不足症)等,可出现皮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如结缔组织病(风湿、类风湿、皮肌炎)和高烧、肾病等。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症,肝、胆、胰慢性疾病,胆汁性肝硬化,可伴有脂肪痢、钙质和维生素D吸收本良,也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性。肾功不全及肾衰病人伴有肾性骨营养不良。偏瘫、阻塞性肺部疾患、哮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也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胃切除的人有的%伴有骨质疏松。
以上疾病及其治疗用药过程会加重骨质丢失,即加重骨质疏松,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治疗原发病并防止副作用,可收到联合效应。这类病人补钙每日至少1500—2000毫克。
休 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