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的“低温婚姻”(一)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1-09 00:30:06
最容易让人头脑发热失去理智的,当属爱情。当年甄妮一首《爱得发烧》红极一时,发了烧自然头脑不清醒,就会犯错误。东西买错了,无非浪费些钱财;结了婚才发现不合适,不免就麻烦无穷了。于是,冷静而务实的新生代男女,开始把低温恋爱作为自己感情生活的开端。于是乎,一种新的婚姻模式悄悄地流行开来……
用质量弥补时间的不足
用距离维系浪漫的情怀
浩和娴是热衷于低温婚姻的典型代表。他们都是在恋爱一段时间后就厌倦了,都感到自己的情爱生活“有短暂的快乐,无长久的幸福”,爱的激情淡薄在柴米油盐、小吵小闹里。由此,他们也更加害怕结婚了——同居尚且如此,结婚不就更加厌倦了吗?因此,注重现实、讲求实际、关注自我的他们慢慢都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爱”是一种基于性冲动的激情,这激情越是无法如愿以偿,就越是炽烈,甚至可以让人以死殉情;而当人们轻而易举地得到它时,它就失去了魅力,不再显得珍贵,更容易在平淡琐碎的日子中黯淡下去。这使他们共同意识到,分居是一个挺好的方式,既可以拉开距离以保持爱的激情和性的新鲜,又可以彼此生活自立,还有充裕的时间发展自己……
婚后的他们还是像初恋的情人一样,平时分居,周末你来我往地团聚。团聚的日子里,或是出去野炊,或是自己在家做西餐,或是去酒店吃一个情意绵绵的烛光晚宴;再或者看油画展,或看电影,或去打保龄球,或唱卡拉ok……更加少不了的节目是,他们滔滔不绝地向对方倾诉这一周的经历、见闻、感触……分别的日子里,他们常用电话、e-mail来倾诉思念,后来,渐渐地,他们竟然再不碰电话,开始写信了。信虽不长,可是清新隽永,信中还常常夹着一片花瓣,把信纸都染上了淡淡的清香……娴说:“我们只是想要留下点痕迹——现在一切都在高速旋转,一切都越来越不留痕迹。像电话,说过就没了;像e-mail,说删就删了。而信是一种手迹,是留有个人独特性的痕迹,当然更是爱的痕迹。分别的日子里,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沏上一杯绿茶,拿出爱人的信来看看,那种宁静温馨,那种踏实甜蜜,是任何电话、甚至见面都不可代替的……
婚前实行财产分帐
婚后实行分帐婚姻
涛和蓉说:我们婚前就立法公证了,在婚后共同财产的界定占有上,我们选择市场经济成熟国家里的“按份共有”,而不是我国目前的“模糊共有”的方式——我们各自在银行里拥有自己的账号,各自拥有实物、珠宝、有价证券,并明确各自在房屋、汽车等固定资产中所占比例的份额;各自支付自己的一切衣食住行开支;当然,还要各自纳税。我们对外公开了:两人互不干涉对方的经济支配权,双方的朋友要与我们夫妻之一有经济往来时(比如赊借、共同投资等等),都不必顾虑,只找当事人商量即可。他们的选择源于一次社会调查:在起诉离婚的个案中,发生财产纠纷的占88.7%,为财产威胁、打架、伤害、耍赖、自杀……种种手段匪夷所思;而在未有纠纷的11.3%中,还有不少是一方提出过分的无理要求,另一方为顺利离婚而忍痛吃亏的情况,甚至有人离婚之后真到了“倾家荡产”的边缘,只好在朋友家借宿蹭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他们深思:人们想从一场婚姻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同时,对自己应该付出的部分、可能承担的风险却几乎不考虑——这使得人们对自己该得的不该得的已经没有一个心理界限和心理约束;再有,中国的传统婚姻彼此太依赖,太失去自我,个人界限太模糊……这一切使人丧失了一个个体应有的完整,导致了平日里过分干涉、离异时反目成仇,更在离婚财产分割上打得不可开交等等恶果。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