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小孩”才有好日子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1-21 02:23:23
在超市买东西,赶上巧克力促销,一颗颗滚圆的黑白巧克力排着队在玻璃托盘中等人品尝,免费的。成年人从这些漂亮的小东西面前走过去,最多只是看看,估计也是不好意思真的拿起来尝尝,尝过了不买,或许觉得尴尬。开心的是小孩子,家长领着经过,总会高兴起来,伸手拿一颗,吃着走了,不认为不买是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我也经常会拿一颗吃在嘴里,买不买是另一回事,吃到免费的糖果,总是一桩意外的惊喜,好似得到了礼物———那时候心里会有一种暗暗的得意,到底是天真的小孩有糖吃。
一颗白巧克力还鼓在嘴里,看到了这一幕:休 闲居 编 辑
妈妈站在柜台前面,把各种包装的巧克力拿起来比较、研究,小家伙大概也就五六岁的样子,踮着脚丫,拿了一块黑的,吃吃看,很快下肚,再拿一块白的,还是很快吃下去了,看样子都没来得及弄清楚究竟什么味道,于是再拿,黑的、白的……促销的小姑娘很热情,弯下腰问小家伙:“小朋友,是不是很好吃?”孩子鼓着嘴巴点头,有点儿不好意思。妈妈这才注意到孩子一直在吃,竟然叫了一声:“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孩子仰着小脸,嘴巴不敢再动。不知道是妈妈觉得孩子吃得太多不好意思,还是因为真的喜欢上了这种巧克力,她买了一包不大也不小的,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妈妈的手很重,拉得孩子仿佛趔趄了一下,我听到妈妈这样的数落渐行渐远:“你这孩子真是没出息,不要钱的东西拼命吃,要不是因为你,妈妈才不买这么贵的巧克力,以后你长大了也好不了,小偷吃东西才不花钱……”我看不到孩子的表情,却能想到我自己的表情,很不好看的样子。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特别多见,还有更严重的,有些家长会当街打孩子,全不顾有多少人在看,这些人当中有多少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更不会想到明天这个挨了打的孩子还要面对这些人。我见过一个常年被单身爸爸殴打的孩子,每次当众被打耳光,他抬起头之后第一眼总是看看周围有谁看到了这一幕,那眼神中的怨恨和惊恐让我至今不忘。
我小时候也有很多同学是被家长打骂的,特别是家长会散会的时刻,等在外面的一群孩子作鸟兽散,不幸被爸爸抓住的孩子就会给拉着耳朵拎到老师面前。那时候我多么庆幸我的父母在我即使犯下“令人发指”的错误时也不会当众给我“露脸”的机会,有话回家关上门说,不会动手打。这么多年过去,人生走过了一半,错误和令人追悔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在另一个人面前说过一句令我难堪的话,不管我是“问题孩子”还是“问题青年”,他们始终保护着我的越来越强烈的自尊心。我妈妈有一句话,一个小孩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巨人,他的荣誉也是要捍卫的。
因为吃免费巧克力的孩子,想到母亲的这种说法,也想到前段时间的一部精彩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这是一个众人眼中的坏小孩的世界。他们在一所像监狱一样的学校里,学校的名字就像他们的地位———池塘之底。这些孩子有的是战争中失去了双亲的孤儿,有的因为家境贫穷、生活窘迫从小流落街头染上一身坏毛病需要“修理”,也有的干脆就是被遗弃的孩子,或者单亲家庭的私生子。他们在学校里“无恶不作”,打破老师的头、上课捣乱、破坏学校的设施……每个孩子都有可能被老师抓住送去禁闭,每个孩子在这种时候都瞪着无辜而麻木的眼睛被老师拎进黑屋子。他们不反抗,他们用逆来顺受和玩世不恭的态度来表示对这里的高压教育和人格歧视的不满,他们渐渐变成了一群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死不要脸”的小混蛋。这种情况在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做学监之后还维持了好一阵子,直到马修组建了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身能力团结协作的合唱团。
仁爱和宽容到底有多大的力量?马修在尝试改变这些孩子之前大概也未曾预料。他其实是一个和善、温存、幽默的小老头,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孩子们的吵吵闹闹和频频闯祸让他烦恼也无奈,他必须接受命运,谁让他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无所成就呢?他只好就做了一群坏小孩的、“该死的学监”。
《放牛班的春天》在法国上映的时候好评如潮,10月中旬,主创一行来到中国,给中国的观众带来了温情和感动。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像诗歌一样优美隽永的影片,启发着每个人内心的柔情和宽厚。
总觉得这是一个讲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和改变的故事。马修用他独特的方式带领这些小淘气包走入音乐的盛殿,渐渐发现自身的才华和潜能,让他们懂得了团结、善意、友爱和诚实是多么美妙的人间风景。电影中有些细节是非常可爱而温暖的。马修让每个孩子试唱,然后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声部,郭邦是一个笨笨的小男孩,长着大个子,他不会唱歌,开口就是古怪的声音,大家的哄笑让他有些无地自容,马修却很欣赏他,他高声宣布:“我任命你为乐谱架。”郭邦很开心,每当伙伴们唱歌、老师指挥的时刻,他总是尽职尽责地举起乐谱,让指挥看得清清楚楚。一个本来可能会非常自卑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合唱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多么开心,他举着乐谱的样子越来越自信。
我们常说当你尊重一个人的时候,才能赢得他的信任,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在日常生活中彬彬有礼的成年人却完全不懂得这样对孩子呢?比如那个因为孩子品尝了免费巧克力而发脾气的妈妈,比如《放牛班的春天》中凶神恶煞的校长,他们那么跋扈地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制定的所谓规范强加给孩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他们一定是觉得孩子还不是人,孩子可能还没有心。
其实仔细回想我们的成长过程,总能记起的那些老师和大朋友从来都是给过我们自信和鼓励的,也从来都是把我们当成一个“小巨人”的人,他们呵护着我们脆弱的理想,也呵护着我们柔软的心底那些渐渐开始扎根的个性的小芽。马修老师就是这样的,所以直到他去世,那些已经功成名就、过上好日子的坏小孩还在缅怀他,怀念和他一起度过的、有尊严的日子。
如果能遇到那位买巧克力的妈妈,我想我可能真的会给她推荐《放牛班的春天》。我希望她从此学会该怎样对孩子说话。
《放牛班的春天》出品:galatée films 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主演:热拉尔·朱诺弗朗索瓦·贝雷昂雅克·贝汉j玛丽·贝耐勒加德·迈哈
剧情简介:
1948年,失业的音乐教师马修在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他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所震惊,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的管教像警察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们的冲动。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