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乐不在功利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1-24 03:05:14
学习之乐不在功利
最近,有幸在某大酒店与某大律师共餐,虽说律师是旧识,然而平时大家因各有所忙而疏于联络,因此难免问候彼此近况。当他知道我正在当学生,进修北京某大学的学士课程时,马上关心追问所读文凭受不受本地政府所承认。 休 闲 居 编 辑
文凭是否受承认犹未知,但是我想那不是我修读此课程之首要考虑因素。因为我们多数同学都是抱着终身学习目的而来。谁知他却理所当然并关心地问读张不被承认的文凭有何用,大有浪费时间金钱之谓。我一时无语。子非鱼,又焉知鱼之乐?也许他是因为工作关系,因此看事情难免带着商业眼光,无可厚非。何况那个环境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我选修课程的心意。
我写过有关终身学习的短文(发表于本报“四方八面”版),这里不重复。所要强调的是终身学习的乐趣。只要学有所得,当可省却为追求敲门砖的文凭所加诸的煎熬。终身学习除了是兴趣,也可以从而提升自己,最重要的是训练思考与分析、判断的能力。辛苦数载,当然文凭证书不能一无所获,就当作是给自己的肯定与奖励。因此,只要课程内容充实,不哗众取宠,师资首选,那就是选读的理由。
固然,崇尚名牌是人之常情,小学打入名校是为了能顺利进入名牌中学,而名牌中学似乎就是通往本国两所大学的康庄大道,这是环境使然,也是我们不得不努力的目标。然而,成年人的进修当可选择能与自己步伐、兴趣配合之课程,如此方能深切体验“书中自有颜如玉”或“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实际,也不至于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得不偿失。
我的一位年轻老师,第一天踏入课室的时候,看到我们这一班,倒也着着实实地吓了一大跳,眼见的学生怎么多是uncles,aunties?因为他在国内所教的都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不过,一经接触,老师们倒也被孜孜不倦学习的我们所感动。
老师们领我们遨游中国五千年。文史哲少不了,经济、艺术、文化交流还有英汉翻译,看来课程繁杂,事实上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由最远的张骞出使西域,从丝绸之路走到如今正红火的苏州工业园和西部大开发;从秦皇汉武的封建统治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从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到今天的朦胧诗派等等,老师们引领我们探索中国、了解中国,这是一道门,要不要跨越是个人的选择。
李光耀资政不也说了,50年后,将会是轮到我们新加坡向中国取经。而50年后,我和律师朋友不知道会在那里?但是我很希望他明白,我现在就想了解中国。正如没去到长江三峡,我无从确切体会“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境界。不是站在壶口瀑布边缘,我又如何感觉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虽然当年求学,古诗默写总得满分,但是,为学还得上下古今时常翻阅,才能温故知新。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不过,我之所求与屈原又有不同。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