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14 11:52:28
经 络 概 论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 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 说。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 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多少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 诊断和治疗,其与针灸学科关系尤为 密切。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 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 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 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 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 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 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 平衡。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 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 理论为依据。所以《灵枢·经别》 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 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 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 的重要意义,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休 闲居 编 辑
经 络 的 命 名
经络系统大都以阴阳来命名。 一切事物都可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两 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经络的命 名就包含有这种意思。一阴一阳衍 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对应关 系(表里相合)。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 少)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 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 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素问·至 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 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 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 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 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 经筋都是如此。分布于上肢内侧的 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 阴),外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明、手太 阳、手少阳);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 (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内侧的 为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 阴)。从手足(上下肢)阴阳的命名可 以看出,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四肢的关 系是最为密切的。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 关于十一脉的两种写本(第二种又分 甲、乙两种本子,文字基本相同),这 是较《内经》为早的古代经络学说 文献。十一脉的名称,是以“臂” “足”分阴阳,与手足分阴阳的意义 是一致的。
经 络 系 统 组 成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 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 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别,是 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 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 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 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奇经 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 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 衰的作用。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 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 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
十 二 经 脉 概 述
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 容。“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 络于支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 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 分布于躯体。又因为经脉是“行血 气”的,其循行有一定方向,就是所 说的“脉行之逆顺”,后来称为“流 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 系,就是所说的“外内之应,皆有表 里”。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 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正如 《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 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 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 腹。”
奇 经 八 脉 概 述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 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 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 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 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 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 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 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 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 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 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 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 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 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 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 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 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 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 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 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 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 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 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 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 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 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 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 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 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 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 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 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其 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 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 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 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 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 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 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 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 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 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 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 础。十四经循行分布如图。
经 络 的 功 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 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 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 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的内外上 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 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 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 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 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于十二经 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 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 地联系起来,如《灵枢·海论》说: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 于肢节。”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人体的 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 养濡润,才能够发挥其正常作用。气 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 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 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 机体的正常功能,如营气之和调于五 脏,洒陈于六腑,这就为五脏藏精,六 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条 件。所以《灵枢·本藏》说:“经脉 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 关节者也。”这就指明了经络具有 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濡养全身的作 用。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 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 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 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 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灵枢·本 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 调柔,腠理致密矣。”
2.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在正虚邪乘的情况下,经络又是 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 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 恶寒、头痛身疼等症,由于肺合皮毛, 外邪循经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嗽、 喘促、胸闷、胸痛等肺的病症。 《素问·谬刺论》说:“夫邪之客于 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 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 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 肠。”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 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变途径。此外,经 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 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例 如,心移热于小肠,肝病影响到胃,胃 病影响到脾等,这是脏腑病变通过经 络传注而相互影响的结果。内脏病 变又可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组织器 官,如肝病胁痛,肾病腰痛,心火上炎 可致舌部生疮,大肠、胃腑有热可致 牙龈肿痛等等。都说明经络是病邪 传注的途径。
(2)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 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 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 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 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 据。例如,头痛一症,即可根据经脉 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而辨别,其痛在前 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 与少阳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太阳 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 关。又如胁肋与少腹是肝经所过,故 两胁疼痛或少腹痛,多与肝经有关。 此外,某些疾病的过程中常发现在经 络循行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 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结节、条索 状等反应物,和皮肤形态变化、皮肤 温度、电阻改变等,也有助于对疾病 的诊断。如肠痈患者,有时在足阳明 胃经的上巨虚出现压痛;长期消化不 良的病人,有时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 变化。临床上采用循经诊察,扪穴诊 察,扪穴诊察,经络电测定等方法检 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可作诊断 参考。
(3)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刺灸腧穴,以疏 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 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选穴, 一般是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除选用 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 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 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 远部腧穴来治疗。《四总穴歌》所 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 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 的很好说明,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例 如,胃痛循经远取足三里、梁丘;胁 痛循经远取阳陵泉、太冲等。又如 头痛,因前头痛与阳明经有关,可循 经远取上肢的合谷穴,下肢的内庭穴 治疗等等。此外,根据皮部与经络脏 腑的密切联系,临床上用皮肤针叩刺 皮肤,皮内针埋藏皮内来治疗脏腑经 脉的病症;根据菀陈则除之的理论, 又可通过刺络出血的方法来治疗一 些常见病,如目赤肿痛刺太阳出血, 咽喉肿痛刺少商出血,急性腰扭伤刺 委中出血等等;经筋的病侯,多表现 为拘挛、强直和抽搐等症,治疗多以 局部取穴,所谓“以痛为输”。这些 都是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方面的体现。
经络不仅在人体生理功能上有 重要作用,而且是临床上说明病理变 化,指导辨证归经和针灸治疗的重要 理论依据,故《灵枢·经脉》说: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 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各论
手 太 阴 肺 经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 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 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 阳 明 大 肠 经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 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 阳 明 胃 经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 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 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 布其外部。
足 太 阴 脾 经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 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 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 分布其外部。
手 少 阴 心 经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 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 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 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 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 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 布其外部。
足 少 阴 肾 经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 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 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 部。
手 厥 阴 心 包 经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 内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 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 少 阳 三 焦 经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 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 少 阳 胆 经
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 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 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 厥 阴 肝 经
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 侧的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 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奇经八脉在经络系统中占有极 为重要的位置,它对十二经脉、经 别、络脉起广泛的联系作用,并有主 导地调节全身气血的盛衰。现就其 综合作用说明如下:
1.沟通、联络作用
奇经八脉多数从十二经脉分出, 在其循行分布过程中,与其它各经互 相交会,沟通了各经络之间的关系。 例如阳维联络各阳经交会于督脉的 风府、哑门;阴维联络各阴经交会 于任脉的天突、廉泉。手足三阳经, 交会于督脉的大椎;足三阴经,交会 于任脉的关元、中极。督脉、任 脉、冲脉之间又互相沟通,冲脉还与 足少阴、足阳明相联系,称为十二经 脉之海;带脉横绕腰腹,联系着纵行 于躯干的各条经脉。这些都说明,奇 经八脉对十二经和有关脏腑起着各 种不同性质的联系作用。
2.统率、主导作用
奇经八脉将性质作用相类似的 经络组合在一起,并起统率和主导作 用。督脉为“督领经脉之海”、 “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和“血海”, 即指这种作用。因督脉是人体诸阳 经脉的总汇,同时与肾、脑、肝经有 密切联系,故它的功能是督领阳气和 真元。任脉具有妊养和总调阴经脉 气的功能,因人身以气为阳、血为阴, 妇女胎、产、经、带诸病,与阴血关 系密切,故有“任主胞胎”之说,说 明任脉对诸阴经起主导和统率作 用。冲脉起于胞中,对十二经脉五脏 六腑有密切关系,故又称“十二经脉 之海”和“五脏六腑之海”。督脉 主一身之阳气,任脉主一身之阴气, 对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有重要影 响。带脉则有约束躯体各条经脉,调 节其经气的功能。阴阳脉主肢体 两侧之阴阳,阳主持阳气,阴主 持阴气,对分布于下肢内、外侧的阴 经和阳经有着统率和协调的作用。 阴阳维脉有“维系”、“维络”人 身阴经和阳经的功能,阳维脉主宰一 身之表,阴维脉主宰一身之里。奇经 八脉主要是通过它对十二经脉的组 合而起统率和主导的作用。
3.渗灌、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循行于十二 经脉之间,当十二经脉和脏腑之气旺 盛时,奇经则加以储蓄;当十二经脉 生理功能需要时,则奇经又能渗灌和 供应,因此奇经起调节和溢蓄正经脉 气的作用。《难经·二十九难》曾 以湖泊与河流的关系作譬喻:“比于 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 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 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 之。”《素问·痿论》说:“冲脉若 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溪谷, 概指肌肉间的穴位,可见冲脉在渗灌 全身气血中起重要作用。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还说:“其流溢之气, 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 腠理。”均说明奇经有溢蓄调节十 二经气血渗灌于周身组织的作用。 冲任二脉又能涵蓄肾气,《内经》论 述肾气充盛,则“任脉通,太冲脉(即 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血气盛 时充肤热身,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 毫毛”。冲脉上行则“渗诸阳”、 “灌诸精”,下行则“渗三阴”及 “诸络”,以及阴维脉和阳维脉能 “灌溉诸经”等,都说明奇经的渗灌 和调节气血的作用。
针灸简介
随着传统医学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针灸这种古老的医疗方法,也逐渐为更多的公众所认识。经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证明针灸适应症广,疗效明显,而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在美国, 有的保险公司甚至为病人接受针灸的费用受保,因为事实证明,针灸对某些疾病确有显著的疗效,甚至可以避免手术,这样就为保险公司省下了大笔费用。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也十分重视针灸,在宏茂桥社区医院及亚力山大医院都设有中国针灸医师驻诊,为大众服务。
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一个网络状通路,可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针灸治病所选用的穴位,绝大部分都在经络上,针灸刺激通过穴位、经络的作用,能够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身体的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传统的针灸治疗可分为两个部份:针法和灸法。“针法”,就是使用针灸针刺激体表的穴位,以起到治病的作用。“灸法”,是用艾绒(一种草药)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和艾条,将其点燃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熏灼,给予人体温热刺激,从而防治疾病。针法和灸法也可以结合使用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疾病,还有耳针、电针、头皮针等多种治法,适用于不同的病人。
针灸治病的适应症广泛,可以治疗内科疾病如:感冒、中暑、眩晕、中风;妇、儿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遗尿;风湿痹痛:如落枕、腰痛、关节痛;还有一些外科、五宫科的疾病:痄腮、麦粒肿、鼻炎等。总之,针灸治疗也是病家的良好选择之一
中国是针灸的发源地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中药、推拿、
气功一样,它已经被使用了5000多年,并且现在还广泛地使用于世界各地。
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一个网络状
通路,可将人体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气指人体的能量。
它影响生理功能和人体健康。身体健康时气处于平衡状态。气通过全身14
条不同的经脉运行,营养循行路线上的不同器官和组织。气行混乱可以造
成疼痛和器官功能衰弱。针灸师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使气运行正常,
并且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针灸治病所选用的穴位,绝大部分都在经络上,
针灸刺激通过穴位、经络的作用,能够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身
体的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传统的针灸治疗可分为两个部份:针法和灸法。“针法”,就是使用
针灸针刺激体表的穴位,以起到治病的作用。“灸法”是用艾绒(一种草
药)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和艾条,将其点燃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熏灼,
给予人体温热刺激,从而防治疾病。针法和灸法也可以结合使用。除此之
外,针对不同的疾病还有耳针、电针、头皮针等多种治法,适用于不同的
病人。
针灸治病的适应症广泛,可以治疗内科疾病,如感冒、中暑、眩晕、
中风,以及风湿痹痛,如落枕、腰痛、关节痛。还可治疗妇、儿疾病,如
痛经、月经不调、遗尿。还有一些外科、五官科的疾病,如痄腮、麦粒肿、
鼻炎等。总之,针灸治疗也是病家的良好选择之一。刺法和灸法
刺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刺法亦称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
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灸法主要是用艾叶,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
熏烤。两者虽然所用器材和操作方法不同,但同属于外治法,都是通过腧穴,作用于
经络、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
的。针和灸在临床上常互相配合应用,故合称针灸。针是治病的主要工具,古代有九
针,其形状、名称、用途各不相同,详如下图。目前的针具,就是从古代九针的基础
上发展而来,不仅制针的质料有金、银、合金、不锈钢等不同,而且制针的工艺和形
状亦有区别。临床常用的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等多种,其操作方法也不
相同。
[九针]
第一、(chan)针
形状: 长一寸六分,末端十分尖锐。
用途: 浅刺皮肤泻血,治头身热症等。
第二、圆针
形状: 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卵圆。
用途: 揩摩体表,治分肉间气滞,不伤肌肉。
第三、(ti)针
形状: 长三寸半,针头如黍粟状,圆而微尖。
用途: 按压经脉,不能深入。
第四、锋针
形状: 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锋利、三角形。
用途: 泻血,治痈肿、热病。
第五、铍针
形状: 长四寸,宽二分半,形如剑。
用途: 痈脓外症割治用。
第六、 圆利针
形状: 长一寸六分,针头微大,针身反细小,圆而且利。
用途: 痈肿、痹症,深刺。
第七、毫针
形状: 长三寸六分,针细如毫(豪)毛。
用途: 寒热、痛痹。
第八、长针
形状: 长七寸。
用途: 深刺,治“深邪远痹”。
第九、大针
形状: 长四寸,针身粗圆。
用途: 泻水,“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后人有作火针用,治瘰疬、乳痈
等症。
常用配穴法
配穴是将主治相同或相近似的腧穴,同时配合应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使其相 得益彰。在处方组成方面虽有近部、远部和随症取穴等形式,但是配穴的方法,却是 多种多样。分述如下:
1.本经配穴法
即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肺病咳 嗽,既可取局部腧穴肺募中府,也可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灵枢·厥病》载: “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等均属于本法的具体运用。
2.表里配穴法
本法是以腑脏、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
病,专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在临床上既可单取其表经腧穴,也可单取里
经,或表里配合均可。如《灵枢·厥病》载:“厥心痛,与背相控,善(chi),如从
后触其心,伛偻者,胃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这是里病取表经腧穴。《灵枢·
五邪》载:“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这是表里配合应用。
《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这是表证取里经腧穴。特定穴中的原络配穴法,也是本法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3.前后配穴法
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前,指胸腹为阴;后,指脊背为阳。本法是以前后部
位所在的腧穴配伍成处方的方法。《灵枢·官针》所指“偶刺法”以及“募俞配穴
法”等,均属于本法的范畴。凡脏腑病均可采用此法,如胃脘痛,前取中脘、建里,
后配脾俞、脊中等,或用募穴“中脘”和背俞“胃俞”,即属本法。
4.上下配穴法
是泛指人身上部腧穴与下部腧穴配合成处方的,即属此法。如《百症赋》载:
“强间(上)丰隆(下)之际,头痛难禁,……观其雀目肝气,睛明(上),行间(下)而细
推”。《天元太乙歌》:“心痛手颤少海间,欲要除根针阴市”以及“八脉交会穴”
配合应用等,均属本法的应用。
5.左右配穴法
本法是根据外邪所犯经络的不同部位,在“缪刺”、“巨刺”的原则下配穴成方
的方法。它既可左右双穴同取,也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既可取经穴,又可取络
穴,随病而取。或脏腑经络病涉及双侧时,均左右腧穴同时并取。若风中经络,症见
半身不遂时,即可采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的“巨刺”、“缪刺”,也可左右
腧穴 同时并用。均属本法的应用。
针灸工具的选择
针灸工具众多,其中针刺、火罐、电针、温针、温和灸为广大针灸医师常用.每种工具其性能各异,作用机理亦不同.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工具,不仅病程大为缩短,而且疗效巩固.下面从实用角度阐述针灸工具的使用.
一、单纯针刺.(一)首先掌握穴位特性.每个穴位各具功能,主要体现在下病上取、上病下取之法。尤其是治疗神经、内科疾患.如治疗偏头痛取太冲穴可收效。对软组织急性损伤,取远道穴一旦奏效,疗效优于局部取穴.(二)缪刺法。对于病变范围小于3厘米,且软组织不丰厚,血液供应不佳处之疼痛,其调节相当精妙。方法是针刺健侧对应点留针15分钟,用拇指在痛处按压数分钟,当即可缓解症状。(三)根据神经分布特点,刺激感应敏感区。针感的产生赖于神经的分布及敏感程度。在人体骨缝附近或肌肉缝隙间,用手指按压酸胀强烈,针刺时感应强且易扩散。如针刺太阳穴后1.5寸处颧弓上缘,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疗效很佳。
二、电针。(一)镇痛作用。在临床众多疾病中,有些疾病非电针不可,尤其是顽固性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其原理目前尚未定论.(二)按摩作用。接电针后,局部肌肉受脉冲电流刺激产生运动,通过这种机械运动起到按摩神经,改善营养促进炎性物吸收,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其运用要点在于刺激所病神经邻近肌肉.例如干性坐骨神经疼痛,针刺在梨状肌上,随犁状肌收缩运动对神经干进行按摩.同样,治疗萎证应刺激所病肌肉,但以针刺肌腹为主,可代替肌肉运动,改善血液供应,促进代谢,兴奋神经。
三、火罐.(一)改善微循环.当人体软组织受伤后,日久劳损肌肉纤维可变性粘连,尤其在颈、腰部,血供变差,加速纤维变性,形成恶性循环。而火罐通过负压使局部软组织呈充血状态,毛细血管扩张,丰富血供改善局部营养条件,便变性组织向正常方向转化.(二)机械拉力作用。火罐在负压状态下向外牵拉,对抗软组织痉挛性收缩,并在改善血供条件下解除痉挛造成的缺血状态。形成良性循环。如急性腰扭伤,落枕用拨火罐治疗。
四、温针灸。温针以用在关节处为佳,关节病变或炎症,电针不能起很好按摩作用,而运用温针通过热量传递至深部,加快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达到止痛目的,标本兼顾。如治疗肩周炎急性期。
五、温和灸.(一)人体许多部位血供不良,若损伤后难恢复,易留陈伤。尤其是肌肉在骨的附着点处,一旦受伤则遇劳即发,不易根治,其原因就点附着点大多血管不丰富,营养供应缺乏,而人运动时附着点又是受力点。如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内侧角之附着处。温和灸予温热刺激,能量传递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循环,便于疲劳组织恢复。(二)改善体质。灸人体强壮穴如命门、肾俞、气海、足三里等,可明显兴奋中枢神经、大脑皮层,提高人的应激能力及免疫功能。研究认为,温灸除温热刺激及能量输入外,艾的燃烧产物使穴位皮肤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从而对机体产生某种程度一定水平的影响。如灸曲泽穴能减慢心率。灸足三里增加白细胞等。
临床运用针灸工具,要结合生理病理变化而有选择性使用,要重视神经、血管以及微循环等现代医学理论,综合灵活运用,有的放矢,抓住治疗时机,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耳穴疗法
1、耳针的疗效统计
耳针治疗传染病的2569例分析:对治疗感冒、腮腺炎的治愈率为80%以上。
治疗呼吸系统病,尤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达90%。
耳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优於中药、西药疗法。耳针治疗各种原因引致的休克,有效率为90%。
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为 86.7~90%。在预防输血反应方面,压迫耳穴即可取效,而且有效率达95%~99%。
耳针治疗腹泻(包括中毒性消化不良)治念率为90%左右。跟中药和西药组比对,耳针取效快。
用耳针治疗胆石,3296例分析中,排石率达90%左右。
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据5408例分析,治疗头痛有效率为91.4%。治疗头痛多数能立刻止痛。
治疗失眠疗有效为89.5%~93.4%。坐骨神经痛的治愈率为40.35%~55.7%。有效率为84.21%~95.4%。
颜面神经麻痹治愈率为47.6%~65.22%,有效率为93.48%。
4308例的外科疾病中,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为93.2%。
耳针在治疗急性腰及四肢扭伤,治愈率为67.2%,有效率为95.8%。
治疗扁桃体炎,四天内治愈率为78%以上。
对急性结膜炎,四次以内的治愈率为81.1%~96%。有效率为100%。
耳针治疗急性阑尾炎有效率为94.6%。
治疗各种疼痛的有效率:外伤性疼痛为88.2%,炎症性疼痛为84.7%,手术後疼痛为84.7%。........
2、耳穴疗法的好处
一、没有副作用 所有的药都是有毒的。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世界上有叁分之一的病人是死於药物的副作用的。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配伍不当,用量过大,长久服用,服用方法不当都会引起严重的後果,甚至会致命。
用耳穴治疗法,尤其是贴压方法,应是最安全可靠的,没有副作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有点痛,在治疗最初期,耳穴的反应点较为敏感,贴压後可能感到较痛。有些病人,在头几天可能给弄得睡不着,这种情况一般只维持几天左右。随着病的好转,痛就越来越轻,到这个时候,你的疾病也正在痊愈中。
二、比体针方便。针刺疗法,需要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才可以取得疗效和避免意外的发生。可是,耳穴疗法、病者自己也可以做到。我说病者可以自己做、是指由医师选穴贴上磁珠或王不留行籽後,病者可以每天自己按压,或者在发病时由病者按压耳穴达到缓解的目的。这是很重要的。尤以治疗一些反覆发作的疾病更为实用。譬如治疗哮喘病,病者每当感到气急、有发作的预感时即按压耳穴,这样就可避免哮喘的发作。比用药快捷且安全。
三、疗效独特且持久。耳穴治疗可以消炎、解毒、泻火、又可以补虚、升阳、止痛和麻醉。而且还可以抗过敏,止晕、抗休克、复苏等。耳穴疗法在改善微循环、松弛肌肉痉挛、降血脂、抗抑郁、戒烟戒毒、减肥、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治疗痛经和一切过敏性疾病都有独特的效果。又能补体针之不足。耳针在止痛方面、尤其对急性痛的效果尤为显着。所以手术麻醉方面多采用耳穴,如切皮用耳神门穴。当然也是为了方便操作。手术在头部也可以采用双脚上的穴位,如足叁里等。
四、能治病也能防病。利用刺激耳朵来防病的历史最少也也叁数千年了,比针灸的出现还要早。在古代民间就有按摩耳轮以补肾气,防止耳聋和耳鸣。妇女穿耳,除了打扮外,更可以防治眼病。近代随着耳穴功能的发现,耳穴在防病方面有突出的效果,应用也很方便。譬如出门乘车乘船先进行耳贴就可以防止晕车、晕船。在输血和输液方面,事前做了耳穴治疗,反应就大为减轻。
五、耳穴美容效果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士做美容。好些美容的问题是由於健康不好所造成的。譬如便秘引致脸上长暗疮。患上慢性肝炎,脸上出现褐色的斑。甲状腺肿大出现突眼或者眉毛脱落等。如果你只是涂点化妆品或者画眉,只能掩丑一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健康的体质才会有漂亮的面孔。有些美女,化了妆看来很漂亮,如果两眼无神,就好像一具蜡像。相反,身体健康的少女,就是长相不太漂亮,她充满神彩的脸庞也会令你眼前一亮的。
耳穴疗法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效果,能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故此能令身心健康,神彩飞扬。这一切都会表现在你的脸上和整体行为上的。
六、能抗衰老和保健。耳针不但可以消炎、解毒、泻火、补虚、镇痛、麻醉,而且还可以抗过敏、抗晕厥、抗感染、抗休克、抗昏迷等。能改善微循环、松弛痉挛、降低血脂、减轻体重、 消除抑郁、戒除药瘾、毒瘾,增强免疫,改善视力等等。
由此观之,耳穴疗法,既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预防疾病,甚至可以应用耳穴诊视,找出疾病所在,及早治疗。故此,耳穴疗法可以说是一种方便及简单的保健手段。而且可以由病人自己参与。耳穴疗法(包括体针)绝大多的情况下可以取代药物疗法,故此,可以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世界上没有一个老寿星是经常吃药的。反过来说,平常不吃药,有病早预防。病发了,采用非药疗法,激发身体天然的抗病能力去除疾病,减少药物所害,这亦是通达抗衰老的途径之一。
-
3、耳穴针灸与贴压
耳穴疗法是一个统称:凡通过诊察或探查耳穴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并给予耳穴适当的刺激以达治病的目的,统称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的手段有很多,过去,一般采用针刺方法,采用的银针一般都是#26的粗针。过去认为刺激量大,调整的力量也愈大。故此一般都是采用短粗针和快速捻转方法。使病人有一种火辣的感觉。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尤其在针刺麻醉方面的应用。
后来有人发明埋针,以期加长镇痛的时间,因此也发明了耳环针。在耳廓上埋针,对治疗一些慢性病是最好不过的。既可加强疗效,又可以省时省钱。
耳廓埋针效果虽然很好,比用针刺痛苦较轻了。可是对一些畏针的人来说,仍是一种心理负担。对一些户外劳动的工人来说也是一种危险。埋了针後,一定要注意耳朵的清洁,否则,一旦耳朵的软骨受绿脓 菌的感染,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一般的抗菌素是没法治好的。所以要在埋针前,一定要严格消毒处理耳廓,医生要 咐病人要保持耳朵清洁以免受到污染。埋针的日数二至四天,视病者的耳朵是否乾净和他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办公室工作的,最长也可以保持四五天,夏天出汗多,保持两天就要更换。在户外工作的人士,隔天应该更换,否则容易引起发炎。耳朵分泌油脂较多的人,也不宜埋针过久,隔天更换较为适宜。办公室工作的人士,出汗较少,可以让环针留在耳廓多一二天。
毕竟耳环针是要刺穿皮肤的,总有点痛。对一些女士和小孩来说也可能无法接受的。
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科技当然会随着需要而改进的。耳针疗法的在八十年代发展很快。可说是百花齐放。新的发明有:
耳环针,耳夹,王不留行籽贴压,激光照射, 线香灸,磁珠贴压,冰片贴耳,耳穴低频电刺激,耳超声波疗法.......到了这个阶段,「耳穴针灸」的叫法已经不能正确反映这种治疗方法了。所以,我们认为叫做耳穴疗法较为妥当。
在众多的耳穴疗法中,耳穴贴压似乎较简单,方便和安全,故此容易推广和被病人接受。在美容、戒烟、戒毒、减肥,止痛、过敏性疾病、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应用非常之广。
4、耳穴疗法的发展简史
利用耳穴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已有记载。到明代已经出版了耳穴图谱。清朝末叶,耳穴针灸随正统的针灸学的没落而几近湮没。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耳针在欧洲兴起,法国的医学博士P.Nogier在耳廓里发现了不少新穴位,并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耳朵穴位分布恰巧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一九五八年中国的学者萧月麟首次翻译成中文。从此之後,耳针学在中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学者在P.Nogier耳穴图的型础上将之丰富、发展。有些甚至提出和他相反的意见。
中国学者在耳针学的机理、诊断和临床应用方面作出了深入的研究,而且有所创造和发明。使耳针学内容更丰富和日益完备。
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创造和发明是非常值得在这里介绍一下的:
——陈巩荪等在耳穴探查,发现了穴位「电阻低、电位高」的特性,由此发明了一系到的耳穴探测机和治疗机器。
——管遵信发明耳穴染色法,使耳穴的探查从用电流表作模拟式的显示成为直观式的显示。使耳穴的客观存在更具说服力。
——尉迟静和王惠伦发现「耳经络客观存在」,证实了古代经典所载: "十二经脉上络於耳" 的说法。他们更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创立了耳廓经络图和耳背穴位贴压。
1987年中国受「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制订并通过了耳穴标准化方案,耳穴开始走入规 化的阶段。话虽如此,一穴多名,同名异穴,异穴同名的情况仍不少。1993年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 」。到此,耳针已经踏入成熟阶段了。不单如此,以前耳针只不过是针灸的一个旁支,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辅助疗法而已。今天,耳针已发展到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对它的研究和深入探讨,不亚於体针。所以应称之为耳针学才能反映这个事实。
耳穴疗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简括如下:
公元前:耳针学的萌芽和初发阶段,两千年以上。最早有关采用耳穴治疗首推《灵枢__口问第二十八》中记述的一句“两耳无闻取耳中”。这证明远在二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应用耳穴治疗常见病。到了明代(16世纪左右)出现了首张耳穴图谱。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他所着的《针灸大成》中也记载了采用耳尖穴治疗眼生翳膜。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第二阶段。进入清代後,随着国力日衰和西方医学的输入,中医药的地位日渐式微,清末太医院取消了针灸科,跟着民国的汪精卫也说要取消中医才能使中国医学现代化。到此,针灸学已沦为民间游医的营生「技俩」。
如脚底按摩一样,耳穴针灸也是出口反内销的一种中国医学。1958年法国的一位医学士发表了一份耳穴图,耳穴的分布规律好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中国的学者萧月麟将此介绍给国内,十年间,全国的刊物和会议发表了四五百篇论文。较有影响力的耳针著作有:山西襄汾医院科研室的《耳针疗法》、上海耳针协作小组的《耳针疗法选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编着的《耳针的应用》等。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为第叁阶段。六十年代提出「为工农兵服务」,「一根针,一把草治疗百病」的口号,推动了针灸和耳针的发展。这个群众性的运动使耳针迅速且深入发展,总结了以百万计的病例和经验。发表耳针论文一千篇以上。
这个时期出版的着作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耳针疗法》、南京部队某部耳针篇写小组的《耳针》、云南管遵信编着的《耳针学讲义》,河南洛阳的李家琪发表了耳穴压豆疗法,这就是耳穴贴压疗的雏型了。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是第四阶段。1982年12月在哈尔滨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全国耳针协作小组”。1984年又在云南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耳针、头针学术会议。这个时期出版的着作有陈巩荪、许瑞征、丁育德的《耳针研究》,王忠、管遵信的《耳针》,尉迟静的《简明耳针学》,王照浩的《实用耳针》等。名家辈出,着作大量涌现,同时,耳针协会和耳针函授学校都先後出现。无论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反映耳穴疗法已成为大众所欢迎的一种保健和治病的方法。
九十年代至今.....1993年颁布耳穴的国家标准。这是耳针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过去二十年间发表的耳针文章统计分析,应用耳针治疗疾病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在某些 围内,所取得的疗效比用中 或西药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