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儿童的产志贺毒氏素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特点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19 08:29:29
研究发现,O157:H7大肠杆菌是这些患者中的主要大肠杆菌(STEC)。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患儿与粪便中不含O157:H7 STEC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差异。
研究人员通过前瞻性定群研究,判断华盛顿州西雅图一家民间医院和急诊部门收治的腹泻儿童中,产志贺氏毒素(Stx)性大肠杆菌(STEC)感染的发生率和特点。
休 闲 居 编 辑
研究人员在1998年11月至2001年10月间,利用山梨醇-MacConkey(SMAC)琼脂筛检和商业化Stx酶免疫测定(EIA)方法,检测1851份大便标本的STEC。
结果发现,39例(2.1%)大便标本中具有O157:H7(28例)、O103:H2(4例)、O118:H16(2例)、O26:H11、O111:NM、O111:H8、O121:H19和O粗糙型:H11(各1例)血清型的STEC。EIA和SMAC琼脂法分别检测出89%和100%的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患者。
研究人员指出,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患者的血便、便白细胞、腹部压痛的发生率显著较高,其症状持续时间较短。5例(18%)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患者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而非O157:H7 STEC患儿均未发生此病(P=0.30)。
研究人员认为,O157:H7大肠杆菌是这些患者中的主要STEC。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患儿与粪便中不含O157:H7 STEC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差异。需要进行培养和Stx检测,以尽可能地查出粪便中所有血清型的STEC。不应用EIA替代SMAC琼脂筛检。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