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保健知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5-02 00:46:45
>>>>>>>>提问休 闲 居 编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1,吃饭要定时定理。吃饭定时定量是保证食物充分消化、预防胃肠疾病的一项措施。一般每日三餐,每餐相隔4~6小时,胃肠功能效率最高,食物消化吸收得地充分。如果不定时、无规律的进食,就会影响胃肠的工作。定量进餐,对维护肠胃功能也十分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如果把三餐按比例分配,则早饭应占全日量的30%, 午餐占40%,晚餐占30%,而且每餐都要吃八成饱。
2, 吃饭不要太快,吃饭不可"狼吞虎咽"。细嚼慢咽,可以充分品尝享受菜肴的美味,促进食欲 ,而且能使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细细咀嚼,切碎磨细,加进唾液,经过舌头搅拌,把食物加工成食糜,从而减轻肠胃负担,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而且口中唾液里含有的溶菌霉也能充分发挥其杀菌作用。反之,"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必然加重胃肠负担,食物难以充分消化吸收,既浪费了食物,身体又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必然容易得胃炎、肠炎、胃溃疡等病,使身体健康受损。
3,不可吃太烫太冷的食物。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度左右,过烫的食物其温度可高达80度左右,比体温高得多。口腔、食管、胃肠粘膜十分妖嫩,只能耐受50-60度的温度,若太烫食物进入食管、胃,往往会损伤其粘膜,以致刺激粘膜上皮细胞迅速接连生,修复受损粘膜。如果常吃烫食,就会出现烫伤、修复,再烫伤、再修复的情况,天长日久,由于粘膜的过度增生,就可能使组织发生癌变,引起食管癌及胃癌。太冷食物对人体也不利,胃喜暖而恶寒,过冷刺激,会引起胃肠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节律变慢,从而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4, 不可蹲食和走食。蹲着吃饭,下身弯曲,并承受全身体重,腹股沟动脉静肪受到压迫,以致造成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胃部血液供应减少,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蹲的时间长,也容易使下肢肌肉疲劳,双腿麻木,影响食欲和进餐。走食既不文明,又不卫生。边走边吃东西,灰尘飘荡,食物被污染,细菌同食物一同进入口中,易传染疾病。另外,走食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影响消化液的正常分泌,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5, 吃饭时不可看书、看电视。青年人有的边吃饭边看书,吃饭时看电视者更多。边吃边看,注意力不集中,吃饭漫不经心,不好好品味美食佳肴的滋味,激不起食欲,消化功能降低,消化吸收不充分,导致慢性胃肠疾病,可出现营养不良;边吃边看,因一心二用,流入消化器官的血液就会减少,导致消化液锐减,胃肠蠕动变慢,也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边吃边看,会影响 进餐情绪,使主管吃饭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受到抑制,影响食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6, 饭前饭后不可做剧烈运动。饭前和饭后剧烈运动是不当的,有损健康,易得疾患。饭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造成身体过度劳累,食欲不旺,甚至由于疲劳尚未得到缓解而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饭前剧烈运动后,应当休息片刻,做点进餐准备,如饮用一杯开水,以使食欲来临,胃肠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吃下的东西才容易消化吸收。进餐以后,也应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参加活动,以保证消化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果饭后不休息就进行打球、跑步、游泳等体育活动,支配运动器官的交感神经就会兴奋起来,携带能量的血液就会较多地流向四肢,而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经则处于抑制状态,造成胃肠供血量减少,胃肠活动受到削弱,即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久之,很容易造成胃肠拨乱反正。另外, 饭后胃肠内食物充盈饱满,不经适当消化就做剧烈运动,会因胃肠频繁、较大震动,使胃肠系膜绷得很紧,甚至发生扭转而引起腹痛,或造成胃下垂。饭后一小时左右,最好散步,可避免腹胀不适,有利于食物消化,预防胃肠疾病,以便有更充沛的精力参加运动、学习和工作。
7, 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保养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8, 注意冷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确是经验之谈。因此注意冷暖—卜分重要。在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泄泻的,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发冷,可及时服用生姜茶。
9, 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 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还可在晚间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约40一;0遍,可以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对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