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仍为主要销售渠道”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5-23 08:45:59
近日,由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我国原有的流通领域撕开了一个不小的裂缝。疫苗产品必须在疾病预防中心接种的“坚冰”,被这部法律的出台彻底打碎。尽管国内外非计划类疫苗的生产企业也从这一条例中看到了希望,但其目前的反应却比较平静。
中小商业公司难分利益
由于该部《条例》主要涉及疫苗流通领域的改革,因此,商业公司也是其中一个受益的群体。据国内几家中小商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虽然该法令适当放开了疫苗的流通领域,但不会是一种绝对的放手,对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不会产生多少影响。
据悉,疫苗产品属于特种经营范围,商业公司必须持有特种经营许可才能进入该领域。但是由于这些企业不具有特种经营所要求的疫苗运输系统、冷链系统的要求,并且这套系统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无法提供相应的设施。因此,只有大型的商业公司可能从中获益。
疫苗企业持观望态度
记者就疫苗流通领域开放这一问题采访了国内多家疫苗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员。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由于目前正处于政策实施前的敏感时期,因此,国内大多数疫苗生产企业对于疫苗流通领域的开放持观望和尝试的态度。
据美国凯龙公司远东与北太平洋大区总裁舒俭德介绍,凯龙公司今后仍会以各地的疾病控制中心为疫苗产品主要的销售渠道,在保证疾病控制中心销售情况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一些创新和尝试。可以肯定,该法令的颁布对于疫苗流通体系是一个根本的方向性改变。但是它的实际效应并不会在短期内体现出来。而刚刚与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总代理协议,准备将疫苗产品引入中国的瑞士博尔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将以疾病控制中心为疫苗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据博尔纳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鲍颂沛介绍,目前,中国的人群对于疾病预防的意识迅速提高,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有能力接受有价疫苗。相信随着疫苗领域的逐渐发展成熟,中国的疫苗市场也会像西方市场一样,出现疾病控制中心和终端两者并存的局面。“我们会随时关注外界的变化,如果医院、药店在我国疫苗领域的管理体制下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也会考虑的。”鲍颂沛讲。
人才状况决定渠道转变缓慢
据了解,由于我国过去的疫苗接种工作长期是由疾病预防中心进行的。虽然医院的预防科也负责一部分的疫苗接种工作,但是无论疫苗的来源或者是接种的指导工作,仍然是通过疾病预防中心这一渠道并由其负责。因此,我国目前具有疫苗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疾病控制中心。要改变目前的状况,需要长期对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疫苗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并且在医院建立起有关疫苗副反应的应急机制和急救系统等等。以上所说的这些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医院和疫苗生产企业共同完善这一体系。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大型医院的商业化程度不高,虽然此项法规规定医院可以进行疫苗的接种工作,但医院是否会主动采取行动来开拓这一领域的市场还是未知数。因此,该法案究竟会对疫苗产业的发展造成多大的影响仍然需要时间来证明。相信这也是众多疫苗生产选择观望的最主要原因。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