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父母情绪才是孝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7-11 10:05:00
中国人的孝心在西方人眼里,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他们认可孝的价值,但自己并不身体力行。在西方,人们认为:父母把孩子养大是尽责任,而孩子不必赡养老人,赡养老人是政府的责任。中国人则不然,逢年过节,第一要务就是尽孝心。
孝是亲情,又不仅是亲情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注重孝道呢?
孝首先有一种人伦之美,孝的根基是亲情,儿孙满堂、含饴弄孙、家庭和睦始终是中国人想像中美满人生的重要部分。孝最重要的价值是让我们体会到代与代之间感恩反哺的道德美感,也为生命提供了一种终极价值。
其次,在中国,家庭的轴心是亲子关系,西方家庭的轴心则是夫妻关系。中国奉行集体主义,每个人不仅仅为自己活着,还为一个家庭甚至家族活着。因此,孝有更广泛的含义:光耀门庭。
此外,孝受到儒家思想和封建统治的影响。儒家强调孝,“孝”与“顺”是连用的,孝的核心在于服从,其根本目的是用这样一种对权威的服从来保证政治统治的稳定。
孝,变还是不变?
时代改变了,看到许多对于父母过度服从而导致没有独立精神和主见的孩子,人们开始怀疑“孝”是不是也和许多传统价值一样应当被抛弃。
去年12月香港的一些研究者在“全球华人孝亲敬老研讨会”上发布了《老、中、青三代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厦门、西安、香港的孝道实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95%的人“期望由政府支持长者”。有媒体因此呼吁:社会整体孝道不大理想。
实际上中国人的孝心没有减弱。由于社会环境的流动性变强,子女要做到“侍亲在侧”成本会非常高。此外,由于工作压力大,人们常常因为要全力以赴面对竞争的压力,而减少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而且,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家庭的倒金字塔结构,也给家庭养老带来了极大压力,此时,社会和政府多给老年人一定程度的支持,也是必需的。
孝心仍在人们心中,只是随着时代的急骤变革,传统的尽孝方式已经失效,我们需要找到更适合的方式来尽孝心。
孝的核心:满足父母的心理需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怎么实践孝心呢?
孔子曾说,孝不仅仅是养亲,如果养就是孝,那么饲养动物也是孝了?孝的根本在于礼敬。他点明了孝的本质:通过礼敬满足父母的心理需要,才是更重要的。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杨宜音研究员说,在现代社会,父辈与子辈之间增加了更多的社会空间和社会力量,减少了一些可以触摸的、物质化的内容。因此,现代人表达“孝”就必然更加心理化。通过表达依恋、尊重、关切、感激,以及希望成为父母期望的栋梁之材,会成为现代人“孝心”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按期给家里送钱,送营养品,也不仅仅是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满足父母的心理需要。和父母分享一下成绩和进步,让他们体验付出后的回报感;多向父母请教自己的困扰,让父母感到自己仍然有价值。当子女渐渐离家飞走的时候,父母会变得对子女很敏感、很依恋。所以常和父母沟通,帮助他们消除孤独感,增强他们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感,是最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
休 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