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患慢性鼻炎老治不好怎么办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9 01:36:42
>>>>>>>>提问休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病因]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内粘膜及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主要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后者多由前者发展、演变而来,两者间无明显界线。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因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
1、局部病因有: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当;慢性鼻窦炎的鼻粘膜长期受脓性分泌物刺激;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未及时治疗;鼻中隔偏曲妨碍鼻腔通气;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导致药物性鼻炎。
2、全身病因有:结核、糖尿病、风湿病、痛风、急性传染病后、慢性便秘、肝肾及心脏病等全身慢性疾病.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障碍也与本病有关。
[症状]
1、鼻塞:间歇或交替性甚至双侧鼻腔持续性堵塞,疲劳及饮酒后常可使鼻堵加重,由于鼻塞,有嗅觉下降、头胀、头痛、说话鼻音较重等症状。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炎为间歇性、交替性,常在运动后或吸温湿空气后减轻。遇寒冷时加重,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通气良好。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
2、多涕:鼻涕多呈黏稠或半透明状液体,儿童患病可见鼻涕长期刺激鼻孔及上唇,使局部皮肤潮红,鼻涕亦可向后流入咽部,出现咽喉不适、痰多等表现。
[检查诊断]
1、具有典型症状。但鼻炎类型不同时,鼻腔血管收缩情况不同,可帮助区别鼻炎类型:慢性单纯性鼻炎鼻黏膜光滑、有弹力。血管收缩敏感。故以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3~5分钟后,鼻塞明显减轻。而慢性肥厚性鼻炎除较轻型的用1%麻黄素滴鼻液血管可以收缩外,一般因黏膜肥厚,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故即使滴麻黄素后鼻塞亦无明显减轻。嗅觉障碍、头痛、记忆力减退,一般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炎。
2、应与鼻息肉鉴别。鼻息肉鼻塞的特点为逐渐加重,随着息肉增长,最后导致一侧或两侧鼻孔完全堵塞,重者可见鼻部被息肉撑宽呈“蛙鼻”状。
3、应与鼻窦炎鉴别。鼻窦炎头痛突出,并多有时间性,即上午、下午头痛时间和头痛部位的不同,与某个鼻窦发病有关:鼻窦炎流鼻涕为黄脓性。
[西医药治疗]
1、1%麻黄素滴鼻液:每日3次,每次2-3滴。
2、慢性肥厚性鼻炎,对1%麻黄素滴鼻液不敏感者,可施行下鼻甲粘膜硬化法或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黏膜。
3、因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滴鼻药水有很多种,所以,具体使用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慢性鼻炎不适合用“滴鼻净”滴鼻,更忌长期使用。
4、对家中患有慢性鼻炎的小儿尤应注意护理,叮嘱按时点药、服药,对鼻孔及上唇皮肤长期受鼻涕刺激而发红者,应及时将鼻腔内鼻涕擤出,并用油剂药膏,如红霉素软膏等涂于上唇及鼻孔内,以保护局部皮肤。
可采用下鼻甲粘膜下电凝术、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药物常用30%~50%三氯醋酸、铬酸珠或硝酸银结晶烧灼。
[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成几个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
本病属中医的“鼻窒”范畴,认为慢性鼻炎以肺脾气虚和气滞血淤为主,慢性单纯性鼻炎多以补益肺脾、通利鼻窍的办法为主,慢性肥厚性鼻炎则以调和气血、行滞化淤的方法治疗。具体治疗时可分以下两型辨证施治:
1. 症见交替性鼻塞,咳嗽,气短,面色苍白,且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浮无力,此属脾气虚时为肺脾气虚、邪滞鼻窍型。适宜用补益肺脾、通散鼻窍的方法治疗。
若以肺气虚为主,则口服温肺止流丹;若以脾气虚为主,则口服参苓白术散。
2. 症见鼻塞无歇,涕多黄稠,咳嗽痰多,且舌质红脉弱细时为邪毒内留、气滞血淤型。适宜用调养气血、行滞化的方法治疗。
可口服当归芍药汤或藿胆丸。
3. 也可参考基础处方: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辛夷10克、薄荷3克(后下)。慢性肥厚性鼻炎加川芎10克、赤芍10克。鼻涕多者加半夏10克、茯苓12克、冬瓜子12克。
[针灸治疗]
取穴迎香、印堂、太阳、风池、曲池、足三里等,每次2~3穴,强刺激。
[推拿疗法]
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两侧,上下稍用力推移,上至内眼角下,下至鼻翼上方,每次10分钟,每日2次。此法对鼻塞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效果。
[预防与调理]
1. 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秋末冬初可增加身体御寒能力。如果持之以恒,定可收到良好效果。
2.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流感时期可烧醋熏居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必要时服用药物预防。
3. 每遇感冒鼻塞加重,不可用力抠鼻,以免引起鼻腔感染。
4. 避免局部长期使用血管收缩类西药滴鼻,以致形成“药物性鼻炎”。
5. 戒除烟酒及辛辣食品的刺激,多食清淡少食油腻。
6. 积极防治全身慢性疾病,及时治疗鼻腔邻近组织的疾病,如扁桃体炎、咽喉炎、龋齿等。
7. 此外.还要正确使用滴鼻药。正确的方法:滴药时鼻孔朝上,头后仰,以不使药液流入口中,每次一侧鼻腔点入3~5滴即可,点药后保持头位5分钟,每日用药3~5次。
8. 耐心治疗,充满信心。正确滴药,坚持不懈。夏秋治疗,效果更佳。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