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女性主义”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9 00:45:55
>>>>>>>>提问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1.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一词于1970年代由法国女性主义者rancoise d’Eaubonne提出。
2.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生态女性主义者与深层生态学者进行了长期的交锋。
生态女性主义者批评后者将自然被压迫的现象理解为“人类(中心)”对自然压迫之普遍现象,忽视了这其中父权意识型态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许多女性同为父权思想压迫自然之下的受害者之事实。
深层生态学者则对生态女性主义阵营提出反击,认为后者一来过度渲染了父权的作用,再者天真地认为一个平等的社会(尤其男女平等)便能解决生态与物种间压迫的问题。
3.生态女性主义与深层生态学之间的辩论,非常有助于前者对于其基本主张的反省与厘清,也可让“外人”更看清其面貌。
4.生态女性主义的根源之一,是来自环境主义(Environmentalism)。正如许多女性在其它行业所面临的“玻璃屋顶”(Glass Ceiling)问题,女性进入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相关之行业与非政府组织的人数往往多于男性,但她们却发现男性往往占据其中最重要地位。这使得这些已经对绿色思潮、深层生态学、动物解放等具有相当丰富知识与专业/运动经验的女性开始思考生态与性别之间的关连性。
5.生态女性主义主张:
1、女性在父权体制下,往往被分派于从事人类生物性再生产(human reproduction)以及和自然直接相关的工作之上(如饲养家禽、家畜,取得材薪、处理食物等),这使得女性被认为是较接近自然的。
2、早期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被二分地认为是逐步以人类「文化」(或「文明」)克服自然限制的历程;因此「文化」是既高于且优于自然的。
3、在父权体制下,男性主导着主要的社会「发展」历程,因而相对于女性,男性也自认为是较接近「文化」的。
4、上述发展,造成了「女性—自然」「男性—文化」的历史与社会连结,而在文化高于自然的社会价值之下,男性高于女性的价值也被对应地建立了。
5、自此以往,各种女性特质(如:柔弱、感情、直觉)从人类共有特质中被抽离、二分化与背景/贬抑化,并衬托出男性特质(如:刚毅、理智、抽象分析)的优越性。
生态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这些主张,原本是为了翻转父权体制下女性与自然同被宰制的命运,但是却遭到了来自不同女性主义阵营的质疑与攻击。作者认为,这些质疑与攻击的最主要部分是相互关连的两点:本质主义与二元论,而批评者认为这都是使女性主义向后倒退的因素。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