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初发症状和治疗方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9 14:27:03
>>>>>>>>提问我想请问下各位朋友,乙肝的初发症状和治疗方法;谢谢!
>>>>>>>>休闲养生网回答: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文名称: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文又名: 乙型肝 乙肝 同种血清性肝炎 血清性肝炎 长潜伏期肝炎 休闲 居 编 辑
疾病简介
疾病简介
乙型病毒性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又称同种血清性肝炎、血清性肝炎、长潜伏期肝炎。简称乙型肝炎(乙肝)。
症状
症状详细描述
症状
临床表现与甲型病毒性肝炎相似,但有以下差异:①无黄疸型远比黄疸型者为多;②成人发病也很常见;③常年散发,无季节性高峰,常不呈暴发流行;④潜伏期长,一般2~6个月;⑤较易变成慢性。因此在临床上除与甲肝一样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急性和亚急性重症和淤胆型之外,尚可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及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以下简称表面抗原携带者,指HBsAg阳性,但无症状及体征,肝功能也正常者)。慢性迁延性肝炎又称慢性持续性肝炎,简称慢迁肝,指病程超过半年仍未痊愈者,病情较轻,除血清转氨酶增高外,症状、体征及其他肝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病情较重,除血清转氨酶增高外,常有蛋白代谢异常如絮、浊试验明显异常,白/球蛋白比例下降,γ球蛋白增高等。此外,病人常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单靠临床资料,慢迁肝和慢活肝难以鉴别,必须参考肝脏活检的病理所见才能确诊。慢性重症肝炎乃指在慢活肝和肝硬变基础上发生的恶急性重症肝炎,其临床表现类似亚急性重症肝炎,另外还有慢活肝或肝硬变的表现。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学
乙肝病毒(HBV)为一种特殊的DNA病毒,近年来有人将其与土拨鼠肝炎病毒 (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及鸭肝炎病毒(DHBV)统称为嗜肝 DNA病毒。乙肝病毒除人类外只能感染黑猩猩,组织培养尚未成功。这种病毒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剂不能将其杀灭。煮沸10分钟、高压消毒、过氧乙酸和戊二醛等消毒效果较好。
乙肝病毒又名丹氏颗粒,其结构分外壳及核心两个部分。外壳中含有表面抗原 (HBsAg)、前S1蛋白及前S2蛋白。表面抗原又称澳抗(因在一澳大利亚人血清内首先发现而命名),它本身无传染性,但由于它常与乙肝病毒同时存在,故常被认为是传染性标志之一。但也有不少病人,血中只有表面抗原而无乙肝病毒,这种病人没有传染性。表面抗原共有10个亚型,各亚型在地理上和不同民族中的分布可有很大不同,其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表面抗原能使人产生表面抗体(抗 -HBs)。这种抗体具有保护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抗-HBs阳性,对乙肝病毒就有免疫力。由于表面抗原能使人体产生抗-HBs,因此,把表面抗原携带者血中的表面抗原提纯(表面抗原可在血中单独存在,形成小圆形颗粒和管型颗粒)就可制成血源性乙肝疫苗。以上情况说明,澳抗阳性的人是可以恋爱和结婚的,但对方应检查HBsAg和抗-HBs。如果HBsAg阳性,说明已经受染;抗-HBs阳性说明已有免疫力,密切接触就不会再受染;如果HBsAg及抗-HBs均阴性应注射疫苗,直至抗-HBs阳性,即可密切接触。乙肝病毒前S2蛋白中含有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可与人血清中的聚合白蛋白结合,然后这种聚合白蛋白再与人肝细胞上的聚合白蛋白受体结合,使乙肝病毒可以吸附和感染肝细胞。此受体阳性常提示传染性较强。
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含有核心抗原、 e抗原、乙肝病毒的DNA(HBV-DNA)和 DNA聚合酶(DNAP)等。核心抗原一般在血清中检测不到,在血清中只能检测到它所诱生的抗体(核心抗体,抗-HBc),这种抗体又可分为IgM、IgG两种。抗-HBcIgM阳性常表示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提示为现症病人。抗-HBcIgG阳性则只表示曾有过或现正有乙肝病毒感染,故不能区别是现症病人还是既往感染。总核心抗体(既包括IgM又包括IgG)阳性的意义类似抗-HBcIgG。e抗原在病人血清中可以查到,如为阳性常表示病人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说明传染性较强。e抗体则相反,如阳性常表示传染性很弱。HBV-DNA及DNAP也均可在病人血中查到,它们的存在也代表血中有乙肝病毒存在,故阳性时也均表示传染性较强。乙型肝炎的各种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测指标的意义见表乙肝病毒各种标志的意义。
乙肝病毒除侵犯肝细胞外,也可见于人体的其他器官,如血白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脾脏、骨髓、精子、胰腺、肾脏等。至于乙肝病毒是否能在这些器官中复制,以及它们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诊断
诊断
慢性迁延性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均能由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引起。要判定是否由乙肝病毒引起,必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关于急性乙型肝炎的确诊有人认为可通过检测抗-HBcIgM及抗-HBcIgG来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如果抗-HBcIgM明显阳性,抗-HBcIgG阴性则可确诊,如两者均明显阳性则不能诊断为急性乙肝,而可能是无症状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的急性发作。
治疗
治疗
乙肝病毒引起的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急性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与甲肝相同。慢性乙肝的治疗原则为:①适当休息,活动量可根据肝脏炎症的活动程度而定,炎症明显活动时应强调卧床休息。炎症处于静止期的患者(血清转氨酶基本正常)可适当增加活动及工作量。②高蛋白饮食很重要,同时应多吃蔬菜,主食应适当控制,以免过胖。既往认为应“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不完全正确,因为高糖不但容易使人发胖发生脂肪肝,而且还会诱发糖尿病。③药物治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脏病变恢复以及防止肝脏纤维化等中西药物综合疗法。目前药物的品种繁多,但疗效多不能肯定。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找出肯定有效的药物。药物不宜应用过多、过久,因为大多数中西药物都需要在肝脏内解毒,用药过多过久,可能增加肝脏负担,临床上确有长期药物治疗不愈,停药后反而肝功能正常的病例。同时应避免一切损害肝脏的因素,如饮酒、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
预防
预防
乙肝病毒存在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因此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例如,预防注射时只换针头,不换针筒,如果被注射者血中含有乙肝病毒,抽回血时就可能把病毒吸入针筒中,再给别人注射时就能把病毒和疫苗一同注入体内而感染别人。同样,如针灸针、牙钻、采耳血针、头皮针等如消毒不严均可造成乙型肝炎的传播。输血及应用血液制品如血浆等,如献血员未经严格筛选也可引起乙型肝炎。总之,凡能让病人的血液进入另一个人体内的一切传播方式,包括共用牙刷、共用刮脸刀片等都有可能引起乙肝传播。故预防的重点首先是控制经血传播,特别是医源性传播这一环节。
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也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其意义很大,据估计约有1/3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来源于母婴传播。预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另一种是单独注射乙肝疫苗。其最合理的应用方法正在研究中。一般认为联合应用的预防效果可达90%以上,可用于母亲HBsAg和e抗原均阳性的新生儿。单独应用疫苗的效果则取决于疫苗的质量,有人认为,如质量很好也有可能取得与前者类似的预防效果。母婴传播中绝大部分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新生儿,在这种情况下预防的效果很好;但也有少数是子宫内感染,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是无效的。
密切接触也是乙肝传播的常见方式,故如有可能,表面抗原和e抗原同时阳性者,应尽可能避免与其他人特别是儿童密切接触。此外,由于精液中有乙肝病毒,故可通过性生活而传播。唾液中也偶有乙肝病毒,故应进行分餐制。吸血昆虫虽可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但从流行学的调查来看,意义不大。初乳中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也很高,但是否应避免母乳喂养仍有不同意见,因有人报告母乳喂养与否与新生儿受染率并无关系。当然,已经注射过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更可以母乳喂养了。
预后
预后
与受染早晚有关。如为先天受染或新生儿期受染则常形成慢性 HBsAg携带者。以后随时可能变成各型肝炎,其中少数病人可发展成肝硬变,极少数可发展为肝癌。如为成年期受染,多呈急性经过,较少形成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预后较好。慢性肝炎中慢性迁延性肝炎预后较好,很少形成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经过适当的休息、营养和治疗后大多数病人可以缓解、静止或痊愈,只有少数病人形成肝硬变。因此认为慢性肝炎不可能治愈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慢性重症肝炎的病死率很高,需积极抢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