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应如何预防呢?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1-30 08:50:20
>>>>>>>>提问详细答案 谢谢
休 闲 居 编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Rh血型有6种抗原(C、c;D、d;E、e),其中 D抗原最早被发现且抗原性最强, 临床上把凡具D抗原者称Rh阳性,反之为阴性。我国汉族人多为Rh阳性,仅0.34% 为Rh阴性。 当胎儿红细胞的Rh血型和母亲不合时,若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确为母体缺少, 一旦胎儿红细胞经分娩时胎盘失血进入母体循环,使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由于初
次母体致敏,免疫反应发展缓慢且产生的是IgM型弱抗体并不能通过胎盘,到以后产生 IgG型抗体时,胎儿已经娩出,因此Rh溶血病一般不会在第1胎发生。当发生初次反应 后的母亲再次怀孕时,即使分娩时进入母体的胎儿血量很少(0.01~0.lml),亦能很快 地发生次发兔疫,产生大量IgG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因此Rh溶血 病症状随胎次增多而越来越严重。极少数未输过血的母亲在怀第1胎时就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与产妇是Rh阴性而产妇的母亲为Rh阳性有关。
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孕妇和Rh阳性胎儿,但也可发生在母婴均 为阳性时,这主要是由抗E,抗C或抗e、c等引起。其中以抗E较多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