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的什么病因?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5-25 17:10:14
>>>>>>>>提问
休 闲 居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下肢静脉曲张炎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由下肢特别是小腿的静脉曲张,继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它是一组症候群,包括血栓性静脉炎及炎后缩合征、郁积性皮炎或紫癜、郁积性皮下硬化症、小退静脉性溃疡及出血等。尤其多见于从事持久体力劳动或站力工作的人员。青年时期即可出现,但一般以中、老年发病率高。本病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筋瘤”、“恶脉”、青蛇毒“、“股肿”、“下注疮”、“流火”、“臁疮”的范畴。病因病机 小腿静脉曲张,是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闭锁不全,使静脉血液倒流和停滞,静脉压增高,使下肢处于郁血状态,缺氧,静脉壁受损遭受炎症性损害,从而酿成血栓性静脉炎。静脉郁血,血液含氧量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液体、蛋白质、红细胞和代谢产物的渗出,引起纤维增生和色素沉着,足靴区皮肤因营养性变化发生变性而形成皮炎,出现脱屑、瘙痒;抵抗力薄弱,承受慢性感染,并发湿疹、丹毒、淋巴管炎;反复多次发作,因淋巴管阴塞而导致淋巴水肿,轻微外伤和感染时,则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这一系列涉及面基广的症状发生,皆是由于炎性介质的侵入或炎症反应变化所致,故称为“小腿静脉曲张炎变综合征”,它高度概括了小腿静脉曲张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的病因病理和征象。在“因邪致瘀”与“祛邪为先”的学术观点指导下,本病的病因是静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久坐、久立、久行、负重、妊娠等),其病机是气虚久瘀,静脉郁热能生风,瘀热夹湿毒成疮。病由淤滞(瘀)、湿热(毒)、生风(痒),三者之间的转化形成的诸多症证。症状表现 主要为小腿静脉曲张,酸胀沉重,小腿尤其踝部水肿并疼痛,皮下门及条索状硬结,皮肤色素沉着,瘙痒、湿疹样改变,小腿内侧下1/3处皮下硬结或斑块、深脓疱疮,以及难以愈合的溃疡。辨证治疗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和稳定期。(1)急性期:本期为邪盛阶段,治疗以祛邪为先,根据络热、湿热夹风,湿毒等不同的证,分别采用清热、凉血、解毒、化湿治则。络热证:临床现现患肢青筋隆起,出现条索状红肿、疼痛,,以后红肿消退,留下硬索,并有色素沉着,局部常牵制、隐痛、坠胀感。可伴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络凉血通络治疗为主。处方:紫草、赤芍、益母草、生地、丹皮、生甘草。热重者可加水牛角片(水牛角粉)、生石膏等。湿热夹风证:患肢青筋隆起,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化,瘙痒或局部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屡次发作,终成橡皮腿;或小腿溃疡创面夹腐,肉芽不清,分泌物稠厚、臭秽,边缘或厚或薄,周缘皮疹灼热功当量,瘙痒刺痛;下肢红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湿、祛风治疗为主。处方:茵陈蒿,虎杖、黄柏、胡黄连、白鲜皮、七叶一枝花、苦参、垂盆草等。热重者可加生大黄、黄芩等;湿重者可加车前子、生薏苡仁等。湿毒证:有郁积性皮炎渗出性的浅创面厚腐,分泌物量多,脓稠不畅,味臭,周围皮肤红赤或红紫,伴瘙痒;下肢肿胀明显。舌苔厚腻。治以化湿解毒治疗为主。处方:益母草、泽兰叶、黄芩、黄连、栀子、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生大黄等。热重者可加水牛角片(水牛角粉)、生石膏等。外治:1创面夹黄腐、坏死组织,可选用祛胬膏、疮疡膏或小提毒、虎掌2号外敷,以祛胬生肌。2创面伴有严重病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根据分泌物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短期使用。3表浅皮炎、湿疹霜外涂。4伴有肢体静脉条索,红肿热痛,可选用大黄粉、玄明粉、甘草粉等,再加适量面粉用50%~75~乙醇调成糊外敷,每日1-2次,以化瘀消肿止痛。(2)稳定期:此期以正虚为主,证属气血亏虚,治疗以补气为主,络脉贵留的陈瘀宿滞,药力难以尽除,活血药不宜长期应用,以免动血伤正。气血亏虚证:临床表现下肢青筋迂曲,小腿轻度肿胀,皮肤色素沉着,下肢沉重,伴有全身乏力。疮面下陷,边缘形如缸口;或胬肉突出疮外,疮口周围的皮肤成片地呈紫暗,少有痛热感,皮下硬化;可经年累月,不易收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治以益气养血通脉治疗为主。处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皮、川牛膝、益母草等。有中气下陷症状者,可加入升麻、柴胡等。外治:恢复期创面肉芽鲜、嫩、红者,可选用阿胶长皮膏、生肌散等促进上皮生长。辅助治疗:1抬高患肢。2穿弹力袜或捆绑弹力绑带。典型病例胡某,男,40岁,下肢静脉曲张炎变综合征。患者双下肢静脉曲张已有5-6岁,2个月前右小腿内踝上出现溃疡,无明显外伤史,自觉小腿肿胀,疮口疼痛,周围皮肤灼热瘙痒。外院新霉素湿敷1个月余,肿痛减轻,但疮面未缩小反而增大。纳可,二便调。患者无糖尿病史。临床检查;右小腿静脉怒张,下1、3内踝上见一约2厘米×3厘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