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的最新方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8-17 10:40:16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的利器超级抗原“高聚生蛋白口服液”
自从遭遇癌症以来,人类与它的较量和拼杀就从未停止过。多少年来,医学界的众多精英、社会上的各路豪杰、乃至于虚幻中的多方“神圣”,全球总动员,在空前统一的“联合军事行动中”玩转了十八般武艺,施展了浑身解数试图彻底歼灭劲敌。从兵器上来讲:首先利用了最原始的冷兵器,例如刀子割,凿子剔。接着升级到热兵器的激光、放射线之流,乃至于发展到现在的化学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似乎完全演绎了一部从钉头锤到核弹头出现的全部人类兵器发展史。然而,折腾了几十年收效堪忧。一直被动挨揍的癌细胞并未因此彻底趴下,悲观一点说,甚至连一点“疲软”的迹象也没看出来。反而,为这场旷日持久、破釜沉舟的决斗提供战场的疾病罹患者却被上述重型武器带来的强烈的副作用折磨得死去活来。人类仍然在绝望、期望和失望的怪圈中打转。
生物免疫疗法这个新的名词出现,终于让人类的眼前划过了一道耀眼的曙光。继手术疗法、放射疗法、化学疗法之后被称为第四大疗法的生物免疫疗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免疫功能的稳定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逆转、消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即使癌细胞已在生长,通过强化人体的免疫力,也可能将其击退。通过强化人体免疫力而对付癌症,就是目前世界上盛行的“免疫疗法”,免疫疗法目前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休 闲 居 编 辑
特异性免疫疗法是先找出某种癌症的特定抗原,然后或在体内投以抗原以制造抗体,或在体外制造抗体再注入体内,以形成对抗原的抵抗力,就是人们通常“打疫苗”的方法。目前在欧美,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肺癌、大肠癌等特定癌症的抗原已被发现。
非特异性免疫疗法,是通过活化人体的免疫细胞,综合提升人类固有的免疫力,封锁癌细胞并将其杀灭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对所有癌症有效,对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肝炎等与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的疾病均会发挥作用。目前在生物抗癌领域备受嘱目的天然食用真菌类,如巴西蘑菇、桑黄、白桦茸等,就是这种疗法的代表。
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立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证实,桑黄、白桦茸在防癌与抗癌机制上具有共性,主要为:①调节机体免疫力,诱导癌细胞分化与凋亡;②抑制癌细胞增殖,并具有抗转移效应;③减轻化疗、放疗副反应;④缓解癌性疼痛;⑤改善临床症状;⑥提高生活质量;⑦防治溃疡、息肉的恶性变,阻止癌前病变的恶化;⑧预防癌症复发。
那么在生物免疫疗法中倍受瞩目的超级抗原又是什么呢?这要从两名将军的生命奇迹讲起。
20世纪80年代,一名身患肝癌的美国将军在弗吉尼亚州住院期间并发细菌感染。当医生宣布这名患者“时无多日”的时候,将军体内的肿瘤居然神奇地消失了!无独有偶,一名中国将军也因肺癌住进了北京武警医院,入院期间也因并发细菌感染,结果肺癌不胎而愈!为什么一直无法战胜的癌症却能够“不治而愈”呢?两名将军的神奇遭遇引爆了各国科学家的抗癌热情,各国政府、科研机构纷纷斥巨资建立相关实验室进行研究。1990年,“肿瘤神奇消失之谜”终于被揭开:原来这些“不治而愈”的癌症患者都感染了一种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肿瘤神奇消失是这种细菌发生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感染了这种细菌能使癌症“不治而愈”呢?
1990年底,美国科学家多尔蒂教授在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科学研究终于揭开“癌症不治而愈”背后的医学本质:癌症其实是抗癌免疫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导致的疾病,癌症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增加人体抗癌免疫细胞数量。医学研究发现: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并且每天体内还会产生8000个左右,但现实中大部分人并不得癌。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一套由T细胞、NK细胞、LAK细胞等具有抗癌功能的免疫细胞组成的防御系统,数量为100,000,000个以上,它们具有发现并杀死癌细胞的作用。正常情况下5,000个抗癌免疫细胞杀死1个癌细胞,这样每天产生的癌细胞都被它们杀死。得癌的人一般都是抗癌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抗癌免疫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到50,000,000左右,不足以杀死每天产生的癌细胞,漏网的癌细胞通过裂变快速增殖并最终形成肿瘤。
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肿瘤神奇消失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50,000倍的速度激活患者体内受损减少的T细胞、NK细胞、LAK细胞等抗癌免疫细胞,令其快速增加到1亿个以上,迅速恢复人体天生具有的抗癌机制,彻底杀死隐藏在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治愈癌症。
在美国纽约召开的第17届世界生物抗癌大会上,圣吉德研究医院免疫学部主席多尔蒂教授指出要想治愈癌症,关键是要寻找到一种特殊的物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激活癌症患者体内减少的免疫细胞,令其快速增加到1亿个以上,恢复人体天生具有的以5,000个免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