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末路,真想一死了之,但又怕死,怎么办?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10-17 18:52:09
>>>>>>>>提问我现在遇到了死结,人生似乎走不下去了。自己其实很讨厌技术类,但是高中时因为文科大学考不上(当时我公共课除了语文英语很出色,数学政治很烂,文科比理科大学招生名额少的多),选择理工科(父母认为招生多,好就业),但是大学却把主要精力拿去学习法语(所以后来得到留学法国名额),专业课不努力,勉强过关应付考试。在法国为了文凭,硬撑着在巴黎四大化学博士毕业,但是专业课没有成果,完全是混的。回国后在化工研究院,做起实验一塌糊涂,大家都觉得我专业基础几乎没有,现在下岗。因为法语优秀想去外交部或者去当法语老师,但是自己的文凭不是法语专业不被接受。想去法国驻华企业,法国人招人要专业技术过硬的,语言他们不看,他们都能用英语(尽管说不好,但是能交流),法语过硬但是没有技术他们不要。中国乃至全世界对文化交流类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少,市场好像不怎么需要,要的是做实事的人而不是一个会讲话的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语言隔阂就越来越不成障碍。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只有技术或者营销人员(干实事的)才能有工作,翻译或者文职人员(动嘴皮的)越来越不需要。现在我的矛盾是,技术类工作我没有天赋,而且很反感;想完全和技术脱钩,做文职工作,但是很难。如今已经无路可走了,怎么死?我又怕难受,舒服不知不觉离开这个世界有什么好办法?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生活的第一个策略就是报怨行。意思是人不能回避辛苦,更不能拈轻怕重,只顾享受而不解决生活的难题。因为规避会使人堕落,怕苦只会徒增困扰。任何痛苦都有它的原因,不可以怨天尤人,而要找出原因,无怨无悔地接受它。达摩说: 甘心忍受, 都无怨诉。 怨天尤人的人,不知检讨自己的过错。他把错误推给别人,推给社会,推给环境和命运;他埋怨别人或怪自己命苦,既不肯承担、检讨改进,又满腹牢骚。这会导致精神生活的崩溃。心理咨询专家有一个共同的发现:人格异常者与生活环境发生冲突时,总觉得别人或环境是错的。因此,人格异常的人往往不够负责,不肯忍受痛苦而反省和检讨,这使他更陷入困境。 此心生时,与理相应 生活是不可能处处顺心的,如果你没认识到所有的困境都有它的原因,不愿意忍受或承担得久一些,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觉察能力去分析问题,那么问题就永远不可能解决。当然,问题也不可能自己走开,那就会有更多的痛苦。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学习接受痛苦,忍受它,承担它,并设法解决。达摩说: 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 此心生时,与理相应; 体怨进道,是故说报怨行。 达摩对于意识活动的了解,实在很令现代心理学家感到敬佩。他说的这段话,如果把它译为通畅的语体文就是:你怎么才能逢苦不忧呢?那就是要承担它、忍受它、思考它,并设法找出答案。你一旦有这样的心理向度,凡事就能与理性相契合。人只要能体会怨恨的来源,避免错误,勇于改进,就是心智成长之道了。 报怨行主要的目的,是要人凡事反求诸己,遇到苦难要想着:是我过去的错误和造业,才导致现在受苦报。心里一有这样的念头,就能逆来顺受,而且比较能平心静气地承担它,思考解决它。故云: 今虽无犯, 是我宿殃, 恶业果熟。 另一方面,人若能用果报的向度看自己的不幸,对眼前无法克服的灾难或遭遇,就能坦然包容,容易释怀。佛家在生活中强调因果,这因果是可以异时而熟的。也就是说,所造之业,有些是隔世才产生果报的。因此,深信因果的禅者,不但知道清醒地生活,用慈悲喜舍待人处世,避免再造苦业,同时还知道时时明白事理,以求解除障碍,设法解决种种问题。 有许多人用消极的观念看待报怨行,他们以为只要把不如意和不幸的事看作是果报,而予以承担就行了。事实上,报怨行还有一层积极的意义,那就是明因果,肯承担受苦,并从中发慧,设法解决问题。 明因果以长智慧 从心理学观点看,选择现在受苦,是希望问题能得到解决(解脱)。也就是说,今天的承担受苦,正是为明日进步和幸福铺路。此时把因果弄清楚,正是下一步解答问题的智慧和力量。 明因果使一个人增长智慧;也是防范行为逾矩、避免导致失败的最佳方法。谈到这里,就不免想起禅宗典籍的一则故事:唐朝禅宗大师百丈怀海,是“百丈禅规”的创立者。他说法时,经常有一位老人前来听法。有一天,百丈说法结束下堂,老人徘徊不去。百丈问他是谁,他说: “我不是人而是一只狐狸,在过去迦叶佛时,曾是此山的住持,因为有人问我,大修行的人,是否还会落于因果。我说,不落因果,从此堕入狐狸身。现在请和尚开示,好让我能解脱野狐身。” 于是,老人问道: “大修行的人是否还落因果?” 百丈禅师答说: “不昧因果,不是不堕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住在山后,乞请老和尚以亡僧之仪为我埋葬。”后来,百丈领着大众,到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以僧礼予以火化。 这一则故事是非常完美的公案,它是用象征式语言表达的。整个公案似乎就在说明,如果你认为可以不堕因果,你就可以肆无忌惮,那就会失去智慧,从而迷失堕落,像一头野狐一样。唯有念念分明、明白因果的人,才能得到解脱,成就正等正觉,显现自性中的智慧。中国人的观念中,野狐是狡猾的、兽性的;人如果失去明察因果,就会使自己陷入愚昧的兽性。如果不愿意从因果关系中检讨自己的生活、家庭、事业和精神生活的状况,他就不可能成长和幸福。 从佛经中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自己的所作所为正是你的精神状况。它不但决定往后的人生,同时这种精神的品质,也塑造了下一个“生命之旅”的种子。依《西藏度亡经》所述,人在濒临死亡时,称为临死中阴身,这时所面对的境界,正是自己一生中精神生活的弱点,使亡魂在这时候几乎无法开脱自己所布下的天罗地网,种种诱惑和享受,各类胁迫和激怒,都足以使具有某种精神性质(业力)的亡魂,走向他应有的果报。 我们能回到当一个人就很难得了。至于那些业报则是我身为人的代价,必须接纳,从而把业转动成为善良的慈悲至活得不自在的人正在急剧增加。 精神生活是共业 从心理咨询与辅导中,不难发现现代人精神生活困扰的主要现象可归纳为: 生活缺乏创意,心灵失去自由。一般人在机械式的上班生活中,体验不出活泼的生活情趣。因此,创意的人际关系消失,人的相处和互动缺乏温馨和喜乐,甚至产生冷漠与冲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