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胺类兴奋剂情况介绍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10-22 10:12:16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联合国禁毒机构对21世纪世界毒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苯丙胺类兴奋剂(AST)将成为全球最为广泛的毒品,它将超过海洛因。苯丙胺类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在我国称为“摇头丸)。苯丙胺类作为药物最早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当初被列为军用品,是为解除士兵疲劳和强化他们的行为而使用。停战后军队库存的苯丙胺大量流入社会,导致一些国家苯丙胺滥用大流行。近几年也流入中国,主要是部分青年学生、运动员、演员、长途汽车司机短期用药,以保持精神兴奋、精力充沛、提高效率;但随之出现疲乏及精神抑郁状态。目前吸毒成瘾者滥用较多,应引起重视,并采取严禁措施。调查显示,日本和韩国最为严重,泰国和台湾迅速上升,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日趋严重。
药理作用:苯丙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广泛,能兴奋大脑延髓呼吸中枢,也能兴奋网状结构和大脑皮层等部位,对下丘脑摄食中枢有抑制作用,在外周发挥拟交感神经作用。对精神活动的影响是使其精神振奋、消除疲劳,言语增多、反应迅速,活动增加、瞌睡消失,有欣快感,因此易被滥用。但是用药过量和反复用药,可使精神抑郁、烦躁、心悸、头昏、疲劳、神志模糊、谵妄。长期滥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其中冰毒为白色结晶。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比其他苯丙胺类物质都强。
休 闲 居 编 辑
如何识别:若滥用了苯丙胺类,有以下特征:失眠;厌食、营养不良;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高;瞳孔扩大;肌肉震颤;鼻粘膜损伤(鼻吸入药物);可见注射疤痕或感染斑痕(静脉注射用药);有抓挖皮肤和摩擦鼻子的举止;高度兴奋,持续高谈阔论;冲动;神经质、敏感多疑和敌意,最终导致苯丙胺类精神病。
“摇头丸”:多在迪斯科舞厅年轻人使用,滥用后极度兴奋,出现幻觉,头、全身十几个小时不停地摇摆,耸肩、扭臀,动作刻板不能自控,即使音乐停止后还在摇摆。兴奋后转入极度疲劳,全身骨骼、肌肉酸痛,处于休克、昏迷、精神障碍、焦虑、情绪抑郁以及精神、神经错乱状态。躯体中毒症状有肌张力高,不自主咬牙,恶心、出汗和视物模糊。有时有过激行为,造成对自身和社会严重危害。
一、与海洛因相比,“摇头丸”滥用特点
1、“摇头丸”滥用者中职员所占比例较大:“摇头丸”滥用情况在有一定经济收入、有相对固定职业的人群中较为普遍。
2、“摇头丸”滥用者中女性比例(大于50%)明显高于海洛因人群(30%),说明“摇头丸”比海洛因更易于被女性接受,在女性中的滥用程度较大;
3、“摇头丸”滥用者全部为强制戒毒:“摇头丸”滥用者没有自愿戒毒者。
二、“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海洛因滥用者较为相同的方面
1、“摇头丸”滥用者主体为青少年:20~23岁左右的人为数最多。
2、“摇头丸”滥用者大多为未婚青年:他们没有家庭束缚,能够经常地出入“摇头丸”集中的公共娱乐场所;
3、“摇头丸”滥用者大多来自正常家庭:生长在正常健康家庭的“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都占绝大多数,其中“摇头丸”滥用者占82%(海洛因滥用者占70%),生长在单身家庭“摇头丸”滥用者为16%,从整体上看,“摇头丸”滥用者大多来自正常社会阶层的普通家庭。这就提醒人们,任何家庭都不可忽视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监督教育;
4、“摇头丸”滥用者家庭背景与海洛因滥用者基本相同:工人家庭的最多,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者相对较少;
5、“摇头丸”滥用人群中学历状况与海洛因滥用人群基本相同,初中文化者居多,但高中大专、大学学历的“摇头丸”滥用者(33%)比海洛因滥用者多(27%)。这从侧面上反映了“摇头丸”较易被人们接受,人们对“摇头丸”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
三、从整个社会来看,“摇头丸”滥用的原因
1、社会普遍对“摇头丸”滥用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由于“摇头丸”滥用危害性、长期性、麻痹性,再加之对“摇头丸”危害的研究、宣传还不够,社会对“摇头丸”产生危害的严重性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近九成的“摇头丸”滥用者对“摇头丸”的认识不清楚。
2、对“摇头丸”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种认为:“摇头丸”能使人玩得开心、尽兴,能吃上“摇头丸”是时尚、有品位的表现。还有一种认为:因为工作很辛苦,平时太累了,各种压力也大,休闲时吃点“摇头丸”,可以放松放松。这些错误的认识,与海洛因刚泛滥时在部分人中流行的讲法几乎如出一辙。另外,为排解烦恼、追求享受而服食“摇头丸”的观念误区还大有市场。
3、“摇头丸”成瘾的恶性循环和不良的示范效应:由于“摇头丸”对身体的损害是隐性的,那些对所谓时尚的东西不加辨别就加以接受的人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却是“摇头丸”不象海洛因那么可怕,吃“摇头丸”疯狂地跳舞感觉很放松、很舒服,这样不良的示范效应,使得“摇头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