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温差”佐证“春捂秋冻”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2-03 10:05:31
“春捂秋冻”是我国传统医学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通常人们对“春捂秋冻”的科学解释是这样的:春季里,由于冬天的“惯性”所致,人体血管还处在收缩状态,温度调节系统功能较低,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否则,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春捂”也是一种抗热锻炼,使得人体能自然适应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而秋季,天气是逐日变凉的,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虽降至10℃至20℃,但一般还是“凉而不寒”,过早地穿上厚衣服,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会下降,人体的抗寒能力随之下降,这就很难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所以适当地“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的抗病防病。
近些年,我国气候专家通过对春秋季居室内外温度的观测分析,把“室内外温差”作为一种气候指标,以此进一步佐证“春捂秋冻”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春秋季温度虽然都具有“不冷不热”的特点,但气温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春季气温总趋势是升,秋季气温则日趋下降。只要气温过低,人体防御不当,即可受寒致病,这也是常理。而人体之所以受寒,与环境变化(如进出居室)也很有关系。气候观测表明,由于房屋的热惰性和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春季室内气温低于室外(室内外温差为负值),秋季室内外温差则为正值。这就很容易解释“春捂秋冻”了:春季从温暖的室外进入冰冷的室内,如果不多穿衣春捂,则容易受寒致病;秋季室内温度相对较高,进入室内后,则完全可以少穿些衣服。
在同纬度国家中,我国的“冬冷夏热”最为明显,春秋季的室内外温差也最大。例如,北京4月中旬前后,午后最高气温可达25℃,而室内常常只有18℃左右,如不注意“春捂”,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寒感冒。秋季给人们的印象是“早晚凉,中午热”,而“热”在室内,“凉”在室外,相信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
当然,用春秋季的“室内外温差”来解释“春捂秋冻”,也是着眼于气候趋势和一般情况(连阴雨时,室内外温差就不明显)。尤其现在绝大部分城市居民都住上了楼房,除一楼和顶层外,室内外温差有所减少。即便如此,对一些年老体弱者来说,哪怕只有2℃至3℃的温差,时间稍长也是容易致病的。
(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