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要有章可循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11-04 08:24:29
中国安全注射联盟安全注射在行动研讨会12月9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制定2006—2010年中国安全注射行动计划,指出实现安全注射的阶段性目标:提高安全、自毁性能注射器的采用率;提高安全注射知识的普及率;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注射废弃物无害处理率。
不安全注射已经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安全注射及注射用废弃物处理不当引起的疾病传播和对环境的污染,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每年仅儿童接受的注射就约有55亿次,其中5%是免疫注射,95%是非免疫注射。在免疫注射中有30%是不安全的,而在非免疫注射中不安全的比例更高达50%。
不安全注射可以包括艾滋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在内的多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传播给接受注射的人群和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人员。据有关资料估计,全球因滥用注射、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或针头,每年造成800万—1600万人感染乙型肝炎,230万—47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8万—16万人感染艾滋病或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中国,情况也同样令人担忧。中国目前还没有开展关于安全注射的广泛调查。但典型调查显示,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村卫生室或私人诊所,注射滥用和不安全注射的情况相当严重。2001年全国计划免疫评估资料显示,在计划免疫注射中,能够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的接种点仅为30.6%,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接种点仅为38.6%。我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4000多万丙肝抗体阳性者,累计艾滋病毒感染人数近100万。这些病毒性疾病均可通过不安全注射而广泛传播。
与会代表认为,在推进安全注射实施中,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使安全注射有规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有政策鼓励安全注射器具的研究、制造、推广、使用;企业应加快研发、降低成本、严保质量、充分供应;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应严格操作规范;管理部门、学会、协会应当在监测、监督、评估以及培训、宣传、研究、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部门和专家教授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向政府、企业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建议、规划、措施及技术。
(转载自《科技日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