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活吞六田鸡生补脑中长出21cm寄生虫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06 05:48:51
豆芽瓣状的三角形头、21厘米长的线条形身,一条蠕动的裂头蚴竟然“盘桓”在广东韶关农妇许女士的颅脑中达三年之久,令她饱受失语、抽搐、癫痫等病症之苦,直到昨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才将这条活生生的寄生虫从患者大脑中“钓”了出来。
据了解,全世界裂头蚴感染人体的病例不足100例,寄生于人脑更是罕见。近几年,广东裂头蚴病例时有出现,而感染者无一不受“好吃”之累。有关专家提醒,市民千万要慎吃未熟透的野味,提防恶疾从口入。
民间迷信生吃新生小青蛙可以去风湿
现年36岁的许女士告诉记者,在韶关农村,流传着一种迷信说法,认为生吃新生的小青蛙可以去风湿。长久以来落下的风湿病一直困扰着许女士,尤其到了冬天,她基本上不能干活。2002年10月,她的丈夫从田里捉回10只刚从蝌蚪蜕变成的小青蛙。虽然并不十分确信“生补”的功效,许女士还是决定放胆试一试,她鼓起勇气,连皮带爪一连活吞了6只“生猛”小田鸡。
一年多前,许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经常忘事,而且讲话也不流利了,还时常伴有头晕等现象,但她并没有把这“意外之疾”与生吃田鸡联想到一块。直到今年端午节后,她的嘴唇出现长时间抽搐,语言含混不清,已经到大脑不能控制语言表达的程度了,才赶紧到广州求医。
检查发现一条“细绳”盘桓在颅脑中
12月21日,许女士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功能及放射神经外科为她做了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从核磁共振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左侧额叶有一个病灶。当时医生们觉得很奇怪,因为它不像一般的肿瘤病灶是一整块,反而像一条细绳缠绕着,似乎还打了个结。
昨日上午,医院对许女士进行了活检化验,对病灶准确定位后,医生们用一根直径为2毫米的侧方开口活检针插入病灶,接着便将注射器插入,将病灶吸出一部分。然而,让在场的医生们大吃一惊的是,注射器吸出来的竟是一条活生生的虫,用尺一量,整整有21厘米长!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成良正教授说,活虫刚“出颅”时,还在蠕动,约有1毫米粗,虫的头部是圆锥形,身体则是一节一节的,每节都有很多虫卵。医院虽然曾接治过几例裂头蚴的病例,但过去发现的最长的裂头蚴也只有12厘米长,因此大家都不敢肯定又是裂头蚴在“作怪”,于是医院将病灶切片送到中山大学寄生虫研究所验证,果不其然,这是一条生长了三年的裂头蚴。
近5年来感染者全是在“吃”上犯大忌
医生分析说,裂头蚴的潜伏期很长,如果外界条件不满足,它就不孵化。从许女士的病情发展推测,一年前许女士讲话不流利,出现“失语”症状可能是虫卵进入了她的脑内,开始孵化,今年8月份她继而出现严重的抽搐症状则有可能是裂头蚴长大后对大脑造成刺激,以至产生癫痫症状。
成教授介绍说,近5年来,他先后就接诊了7例裂头蚴病,感染者全都在“吃”上犯了大忌。这种虫子进入人体有以下途径:第一,生食或者食用没有完全煮熟蛙肉或蛇肉,原尾蚴的虫卵没被杀死,而是活着进入了人的体内;第二,饭店切菜的砧板没有生熟分开,切了生蛙肉、生蛇肉之后又用来切熟食,导致食物污染。
专家提醒市民,一定要慎吃未熟透的野味;此外,一些农民习惯喝生水或者用田里的水洗手,也容易携带裂头蚴虫卵。随着裂头蚴病例的增多,已经发展成为癫痫病的一种新病因,不过如果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癫痫是可以治愈的。
裂头蚴可在人体“寄生”15年
裂头蚴学名为曼氏叠绦虫裂头蚴,其成虫寄生在猫、狗肠道中,虫卵随粪便排出,并在水中孵出幼虫,幼虫被小虫、小蝌蚪等吞食后,继续发育成原尾蚴,原尾蚴寄生在青蛙、蛇、狐狸胆等野生动物体内或者脏器中。人吃了这些野味,裂头蚴就达到了传播的最后一站。
据悉,裂头蚴主要吃大脑中的各种分泌物和营养素生存,只要大脑具备合适的生长条件,它可以在大脑中寄生15年之久。裂头蚴的生命力也很顽强,如果手术仅“钓”出来它的尾部,断裂的身体仍然可以继续再生长,因此,必须将寄生虫的头找到,才算找到病源。裂头蚴的头在大脑中“潜伏”得很深,身体又容易断裂,很难完整地取出整条虫来。
(转载自《广州日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