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3-11 02:23:58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与5年前相比整体略有提高,但成年男性肥胖率持高不下并呈增长趋势,20-69岁年龄段城乡人群体质水平差距明显,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于9月18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显示,根据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其中,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成年男性肥胖率为9.3%,比2000年增长了1.7个百分点,并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40至44岁年龄段最高,达到11.7%,此外,成年男性超重率达33.2%,比2000年增长了1.3个百分点。公报还显示,20至69岁年龄段城镇人群体质水平高于乡村人群,而且城乡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此外,国民体质水平还呈现出较强的地区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国民体质水平较好,西部地区较弱,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状态。
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介绍了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工作情况。据悉,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状况四个方面的24项指标,涵盖了25个民族、1320余所学校,被调研人数为383216人。监测结果显示,在学生体质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另外,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
这一数据结果来自2005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和全国总工会共10个部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此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中国国民,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监测对象,从全国27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和行政村抽取样本,检测了245035人,并使用“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这一新的指标对国民体质状况进行了量化。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立完善了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以5年为一个周期,制度性的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定期公布监测结果。
(转载自《光明日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