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饮食及时检查 专家谈急性肠胃炎的防治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4-23 01:06:03
每年夏天都是急性肠胃炎的多发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食物易腐败、变质,一不小心让细菌、病毒侵入肠胃,就会导致患者上吐下泻、腹痛不已,很是难受。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尼维,请他谈一谈急性肠胃炎的防治问题。
致病诱因
陈尼维主任说,提起急性肠胃炎,绝大部分人并不陌生,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患此病的经验,主要是由于吃了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其中沙门氏菌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菌。
急性肠胃炎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夏、秋两季,应注意饮食卫生,积极预防急性肠胃炎的发生。
诊断要点
急性肠胃炎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急性症状,药物治疗
陈主任认为,一旦得了急性肠胃炎,应该尽量卧床休息,并且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1日3次口服黄连素或庆大霉素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症状初愈,饮食治疗
澄清误解:急性症状消失,并不意味着消化道功能已经恢复正常。
据陈主任分析,在上述提到病例中,在急性肠胃炎治疗4天后,进食后仍然出现腹胀,主要原因是该患者没有注意及时调整症状初愈后的饮食状况。因为病人患了急性肠胃炎,在首先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症状的时候往往比较重视,会配合医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经过几天治疗后,一旦发热、腹泻等症状消失后,一个较普遍的想法就是急性肠胃炎已经痊愈,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就像上述病例那样,患者的急性肠胃炎其实并没有痊愈,因为胃肠道炎症没有完全消失,只不过是急性起病症状暂时消失,胃肠粘膜可能仍有充血、水肿,完全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如果没有适当调整饮食,就会造成上述病例出现的情况,严重的还会重新导致腹泻、呕吐等。
接着,陈主任进一步分析说,在急性肠胃炎的急性症状消失初愈后,并不意味着消化道功能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这时的饮食治疗是相当重要的。在急性炎症后,由于胃肠道充血、水肿并未完全消退,分泌及消化道功能没有完全恢复,所以这时候如果进食油腻或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胃肠道消化能力不能适应,则会出现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上腹饱胀不适、厌食等。如急性肠胃炎初愈后就开始正常饮食,甚至进食油腻及辛辣食物或饮酒,尚未恢复功能的胃肠道就会不堪重负,出现腹胀等不适,有些还会转为慢性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
调整饮食:一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袭,一避免增加胃的负担。
陈主任说,一般在急性肠胃炎后5-7天内,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袭:即戒烟、酒、浓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少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等。其次,饮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顿不可过饱,不主张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负担。一般先进食比较清淡的流质、半流质,如米汤、粥、新鲜果汁,逐渐增加一些蛋白质食物,但忌油腻、油炸食品,并且在开始进食宜少量,等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才开始正常饮食,并注意休息。同时,根据不同的症状我们还可以选用一些中成药如:霍香正气水、保和丸、香连化滞丸、人参健脾丸等以改善症状。
绝大多数急性肠胃炎的患者症状都比较轻,经过合理的治疗和饮食调整后一周左右均会痊愈,但有极少数急性肠胃炎由于致病菌毒力强,可造成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患了急性肠胃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后果。
胃堵症状:必要时做相应的胃肠道检查
还有在上述病例中,患者在急性肠胃炎治疗后4天吃了助消化的药物,还存在胃堵的症状,陈主任认为,可能存在下例原因:急性肠胃炎尚没有痊愈,胃肠粘膜有充血、水肿,腹泻等症状消失后没有注意合理饮食,所以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出现胃堵症状。其次,该患者本来就有可能患有慢性胃炎,由于本次急性肠胃炎后引起慢性胃炎再次发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找消化专科医生咨询,必要时做相应的胃肠道检查,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转载自《新闻午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