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应用的目的是什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04 21:13:59
众所周知,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慢性乙肝、丙肝也不例外,在病变慢性发展的过程,肝细胞破坏的过程也是病毒清除的过程,由于病毒的特性和机体在漫长感染过程中的反复自身感染和免疫耐受,因此清除过程大多不力,导致了病程迁延。干扰可以说是目前在国际上公认对乙肝、丙肝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而且在临床上确也见到一定的疗效,但是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尚不十分理想,关键是清除病毒的彻底性问题,要达到持久的疗效,还必须要清除复制病毒的“机器”——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干扰素对免疫的调控作用可以有助这种免疫清除过程过程,但必须在机体自身有免疫清除反应时干扰素的作用才较为理想。因此,对于慢性肝炎病人,使用干扰素治疗时,不宜在病毒的感染期即病毒指标阳性、肝功能正常时;病毒情轻者应选择在感染过程的反应期,即病原学指标阳性,ALT明显升高,无明显自觉症状,血清总胆红素基本正常时;病情重者宜用于免疫清除期,即仍明显消化道症状;有黄疸病人,宜在病情缓解,黄疸明显降低之后,消化道症状消失时再使用,则可有较好的疗效。由此可见,干扰素应用的目的应该包括抑制病毒复制和清除复制病毒的“机器”。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由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而导致的疾病,因此,如果干扰素能够彻底清除或减少肝炎病毒的数量,那么肝脏就可以唐人街自身的免疫功能使肝脏炎症消退,并通过其极强的再生代谢能力逐渐康复。休 闲 居编 辑
长期以来,尚没有清除肝炎病毒的有效药物,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始终以消除和减轻肝脏炎症为主,而不能抑制、消灭病毒本身因此一旦发病,往往需要长时间住院及长时间疗养。干扰的出现和运用,使病原疗法成为病毒性肝炎治疗的主流。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干扰主要有三类:即α、β、γ干扰素,由于生成细胞的不同,功能也不完全相同,而肝炎治疗中主要使用α-干扰素。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