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0-02 00:27:27
中医病名
温病,癥瘕,虚劳,血证。休 闲 居 编 辑
定义及释义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全身性网状内皮系统(亦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恶性组织增生的独立疾病。它是非炎症引起的增生性反应,也是非代谢性增生疾患。它具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增生的特征。主要累及脾、肝、骨髓、淋巴结等器官。
病 因
中医病因
1.精气虚损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劳倦、饮食、情志等,致使脏腑功能遭受破坏,正气虚损。再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虚损而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正气不足。由于正气不足,而遭受温热之邪侵袭,发为此病。
2.外感邪毒 所谓邪毒,包括中医的六淫之邪,乖戾之气,也包括现在生物、理化致病因素。由于正气虚衰,邪毒乘虚而入。
西医病因
病因不十分清楚。
流行病学
国内统计,发病以江南、华南一带较多,北方较少见。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男多于女。
病机探微
由于各种原因,使脏腑功能失调,五脏六腑皆虚,或先天禀赋不足,精气虚损,均使六淫之邪、乖戾之气乘虚而入,邪毒侵入机体,由表及里,由经及络,遍及全身。
病理生理学
恶性组织细胞浸润是本病病理学的基本特点。病变主要侵犯肝、脾、淋巴结和骨髓,但上述器官和组织不一定全部受累。即使在同一器官或组织内,病变分布的情况也极不一致。同时病变表现为网状细胞异常增生,有大量的血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1)痰热壅肺型:
证候:发热汗出,烦渴引饮,气喘咳嗽,痰稠色黄,瘰疬痰核,便干,尿赤,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此型为恶阻轻型或初发症。病邪侵袭肌表及肺卫而引起肺系病证。毒邪犯肺卫气被郁,肺失宣降,开合失司,故见发热,肺卫受袭,肺热郁蒸,迫津外泄,故汗出而烦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热郁于肺,的津炼液为痰,则见痰黄粘稠,痰热内结,阻滞气机,故见瘰疬痰核,便干,尿赤,苔黄腻,脉数,均为痰热内阻之象。
(2)热毒炽盛型:
证候:壮热不已,大汗淋漓,渴喜冷饮,食少恶心,腹内结块,疼痛拒按,舌质红绛,苔黄厚而燥,脉洪数。
证候分析:邪毒由表入里,深入脏腑,邪盛正旺,正邪交争的阶段。邪热壅盛,则身热恶热,壮热不已;里热蒸迫,津液外泄,故见大汗淋漓;热盛耗津,故渴喜冷饮;热结中焦,气机不畅,气血瘀阻,则食少恶心,腹内结块,疼痛拒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洪数皆为热邪壅盛之象。
(3)热入营血型:
证候:高热烦躁,时有谵语,吐血,衄血,便血,皮肤瘀斑,舌绛而干,脉数或细数。证候分析:邪热不解,热入营阴,则发热烦躁,热扰神明,故时有谵语。邪热不解,热迫血妄行,则见吐血、衄血、便血及皮肤瘀斑。舌绛而干,脉细数均为热邪入营,耗气伤血之征。
(4)癥积瘀血型:
证候:低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舌淡苔黄,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正气亏虚,邪毒内留,邪瘀交结。气血双虚,则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精神萎靡,毒瘀交结,则低热,腹内结块,瘰疬。舌质淡,脉细无力,为气血不足之象。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长期发热、以高热为主,伴进行性全身衰竭,淋巴结、脾、肝肿大,还可有黄疸、出血、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等。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2.实验室检查
(1)全血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进行性减少,血片中有少量异常组织细胞或不典型的单核细胞,偶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2)骨髓涂片中发现数量不等的多种形态的不正常组织细胞,并带有各种血细胞被吞噬现象。异常组织细胞及(或)多核巨组织细胞是诊断本病的细胞学主要依据。
3.骨髓或肝、脾、淋巴结及其它受累组织的切片 如切片中发现异常组织细胞浸润,并有吞噬各种血细胞现象以及组织结构的改变。
凡具有上述1加2或1加3,且排除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者皆可诊断为本病。
诊 断:因本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故诊断本病时应综合判断。除依靠症状及体征外,主要靠
骨髓或其他组织的穿刺或活检材料中如能找到典型的恶性组织细胞,并发现多核巨型组织细
胞、巨噬细胞吞噬现象者,应诊断为恶性组织细胞病。
症 状:1.发热 高烧来势凶急,持续不退。开始时可在38.5℃以下,后逐渐发展为高热。可表现为间歇热、波状热及弛张热型等。发热者可达90%~100%。
2.出血 约25%左右的人可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
3.贫血 疾病开始即可有贫血并进行性加重,根据病因可为正色素性或低色素性。白细胞计数早期高低不一,稍晚几乎都减低,可低至1.0×109/L以下。
4.一般症状 多汗、盗汗、乏力、衰竭、食欲减退、消瘦等。
体 征:
面色苍白,肝、脾、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人可出现胸水、腹水或心包积液,皮肤结节等。
实验室诊断:(一)骨髓象检查
骨髓中可见异常的网状细胞。这种细胞胞体较大,畸形,各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成熟程 度很不一致,为其特点。骨髓增生减低、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二)异常组织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的特点
异常组织细胞的大小、核膜、核染色质、胞浆、线粒体、细胞突起等都有一定的特点。易于区别其他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其细胞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并有伪足,核膜清 楚,有时可见核仁。线粒体有集合于核凹陷部的倾向。这些变化有助于与其他原始细胞鉴别。
(三)细胞化学染色
过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苏丹里B染色都为阴性,糖原为弱阳性,酸性磷酸酶染色由性 而被酒石酸盐所抑制,α一萘酚一乙酸酯酶阳性,而萘酚一ASD氯乙酸酯酶阴性,萘酚乙酸酯酶阳性而不被氟化钠抑制。
血象
早期可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可表现为低色素或高色素性贫血。半数以上病例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血中可见异常组织细胞,多少不一。亦可见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凝块切片或骨髓活体病理检查,对提高骨髓中恶性网状细胞检出率有一定意义。
淋巴结及肝脏的活体病理检查,也有助于临床确诊。
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复杂,甚易误诊。伤寒、结核病、其他感染或对某些物质的过敏反应,可根据细菌学、血清学及放射学方面进行区别。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与恶组相似,但巨脾罕见。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显著增多。淋巴瘤的患者可见淋巴结肿大,但NAP反应大多增多。活检亦可作出鉴定。骨髓中转移瘤可能被误认为恶性组织细胞,但两者细胞形态并不相同。
预 后
本病自然病程短,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各种抗肿瘤化疗虽对部分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但往往不能取得缓解,预后差。
并发症
由于本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周身浸润,尤其肝脏受累,故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其次如肾、肺、胸膜、心包、心肌、胃、肠、皮肤、胆囊、扁桃体、肾上腺、膀胱等均可出现异常。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1)痰热壅肺型: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消积。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方中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肺肃肺;陈皮、瓜蒌理气化痰;贝母、麦冬、甘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散痰结;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消症积。
如肝脾肿大者,可加三棱、莪术、赤芍活血祛瘀消结;高热者加生石膏、连翘以清热解毒生津。
(2)热毒炽盛型: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白虎汤加减。本方用生石膏、肥知母清大热而辅以养阴;甘草、粳米养阴和胃;板蓝根,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桃仁、红花、莪术活血祛瘀。
热盛者用羚羊角(水牛角代)研未冲服。胃失和降者配合二陈汤(半夏、陈皮)服用。口渴甚者加花粉、葛根、玄参、麦冬。
(3)热入营血型: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水牛角代)清热凉血解毒。生地为辅,清热凉血养阴。芍药佐生地敛阴,丹皮泄血中伏火,兼散瘀血。仙鹤草、茜草、白茅根凉血止血。
如胃肠道出血可用白芨粉冲服。齿衄者用仙鹤草、五倍子泡水含漱。
(4)癥积瘀血型: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消积。
方药:八珍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人参、黄杞、当归、熟地、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养血补血;地龙、乳香、五灵脂、赤芍、枳壳以养血活血行气。
肝脾肿大者可加用鳖甲、龟板或吞服小金丹。血虚甚者配合阿胶烊化服用。
恶性组织细胞病,中医认为外感邪毒,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但此类药大多属苦寒药,故应用时不可太过,以免伤阴。
中药:
(1)杀癌七号方。组成:白花蛇舌草75g,苡米仁30g,龙葵30g,黄药子、乌梅各9g, 三七粉1.5g,吞服。用时配合强的松及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
(2)喜树果碱3~9g,加陈皮、半夏适量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西医治疗
1.环磷酰胺注射或口服。每日剂量为100~400mg,直至总量为8000~12 000mg,当临床症状改善后,每日减为50~150mg。
2.联合化疗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及甲基苄肼(COPP)联合化疗。CHOP方案(以阿霉素代替COPP中的甲基苄肼)或VP方案加放射治疗。
3.脾切除术 对病变主要限于脾脏者。
其他治疗
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期患者,应积极采用联合化疗,有细菌感染及严重贫血及出血倾向者,应适当选用抗生素及输注新鲜血、血小板悬液,当化疗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时,可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调整。当急性症状已经控制,可服用中药以巩固治疗。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