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成本:不怕最贵只求最好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09-11 08:04:04
中国传媒大学的何芳2005年12月20日接到了西北某高校的试讲通知,几番思量之后决定放弃这个机会。“我算了一下,来回的车费就得600元,加上食宿肯定不下1000元。这个职位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所以投入这么大的成本,我觉得不划算,只好放弃了。”目前正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在求职过程中,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该花多少成了毕业生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莫老师认为,如今多数学子都意识到了求职成本问题,并不认为钱花得多就能够找到好工作,这说明毕业生应聘求职的心态越来越成熟了。
高额投资:不怕最贵只求最好
这是丁君的求职成本账单(2005年9月~12月):制作视频简历:600元;精美简历相册:580元;服装:1600元;化妆品:600元;发型:220元;交通费:200元;通讯费(手机+小灵通):300元;其他:500元。总计:4600元。
从2005年9月一跨入大四至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旅游管理的丁君都在为找工作忙碌着,拍照片、做简历、添置衣服等都只是前期的准备。“为了向用人单位更好地展示自己,很多同学都做了视频简历”。这个做“视频简历”的建议来自上几届的“过来人”,价格不菲,20分钟的录像就要花600多元钱。“花钱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
之后,丁君又有了新的决定,就是制作一本精美的简历相册。“如果非得说考虑求职成本的话,我认为这些花费肯定是必要的,也是我能够接受的”。从黑白到彩色,最后到艺术照,花了近千元,但她相信,多下一分功夫,总会多一分回报。
据丁君透露,自己找工作的所有花费都是父母给的,而此时距离毕业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她自己也不知道,在找到工作之前还得花多少钱。
精打细算:把成本控制到最低
“受益都是建立在成本之上的,我找工作时注意在一定的经济能力范围之内,尽量把成本付出控制到最低程度。”中国人民大学的刘仕说,“我的钱主要是花在衣服、车费上,打印简历花不了几个钱。”
到目前为止,刘仕比较坚定地把找工作的范围锁定在北京城,这样一来,交通、住宿等费用倒是省去了大部分,简历也还算做得简单,加在一起不到100元。
“我付出比较多的属于无形花费,比如说时间。”开始找工作以来,刘仕每天至少投入3个小时的时间通过网络搜寻招聘信息、投递简历材料及接受信息反馈等等。
刘仕说,“成本问题肯定得考虑,毕竟去外地求职的花费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刘仕找工作没向家里要钱,所有的开销几乎全是靠业余时间做家教和打零工赚来的。半年来,刘仕认为自己已经够精打细算了,所以也没特意记录,但粗粗一算,也是一张长长的账单。
“路还长着呢,能省就省点儿,现在什么都讲究成本核算了,求职也一样。”刘仕说。
理智投资:该出手时就出手
中国传媒大学03级研究生王点近日接到了江苏广电总局让其参加笔试的通知,这一纸通知真是叫人欢喜叫人忧,喜的是毕竟又多了一个选择,忧的则是招聘方不提供车旅住宿费用报销,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南京到底要不要去,王点真是进退两难。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中旬,王点已奔赴大连某高校参加了一次求职面试,从置办行头到交通住宿费用,差不多花掉了1500元,此后陆续去了北京的一些企业应聘,加起来其费用超过100元。对王点来说,这些费用只是一个开始,“算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吧”。
“有失必有得。”问及对于求职成本问题的看法时,王点笑答。她认为在成本付出之前首先得想清楚几个问题,第一应确定找工作的大致范围,例如北京以外的要不要考虑;第二得确定好自己的工作意向,有的放矢;第三做好基本的成本预算,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做无谓的浪费。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