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药秘密牵手巴斯夫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29 23:13:28
“好马不吃回头草”,可面对急速蹿升的国际VC价格,东北药不但要吃回头草,而且这回还吃定了“洋草料”
谁能想到国际维生素C(VC)价格像坐上了“火箭”一般直线上升!其价格从2001年底每公斤2美元多的价格谷底直蹿到今年年初的10美元,还经常有价无货。在国际VC市场价格一路飙升的态势下,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97,以下简称东北药)的第一大股东――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欲把曾经隶属于上市公司的VC生产线重新注入,而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此时也按捺不住“寂寞”,加紧“牵手”东北药,想在世界维生素生产领域调整的“真空期”,借机获得在国际VC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休 闲 居 编 辑
“集团公司确实有意把VC生产线注入到上市公司,不过,具体的实施还要先通过股东大会讨论决定。当然,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东北药的一位内部人士肯定地告诉记者。
“如果VC生产线真的重新注回东北药,在国际VC价格走强的大势下,东北药2003年的年报恐怕要‘漂亮’许多了。”招商证券的分析员孙怀宇表示。
VC生产线曾经在1996年让东北药陷入危机,1997年不得不同集团进行置换。今日却成了东北药的一根救命稻草和同外资谈判时的重要法宝了。
■VC生产线重新注入上市公司
对于VC,东北药是又爱又恨。市场上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东北药曾经是被VC拖得狼狈不堪的企业。可是,孰料风云突变,昔日的“鸡肋”转眼成了“香饽饽”。
东北药的总经理苏东涛很坦率地告诉记者,现在东北药集团每年在国家限产的情况下大约可以生产1.5万吨。在当前VC市场这么好的局面下,东北药确实有从集团将VC生产线买回来的打算,并且具体的操作方案也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进行讨论。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东北药要将VC生产线重新注入上市公司“真是挑对了时候”。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国际VC价格尽管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还将在目前的价位水平维持一段时间。对于拥有较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东北药而言,借此良机将过去的损失夺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谓的多种原因首先就是世界VC生产巨头罗氏制药将自己的VC生产剥离给了荷兰的DSM公司,“由于有许多工作要进行处理交接,因此,世界VC生产的总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孙怀宇指出。此外,巴斯夫为了表示同东北药合作的决心,毅然将收购的日本武田制药的6000吨VC生产线彻底地停了下来。“如此大的产量‘真空’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价格维持了相对平稳的水平。”
如果一切顺利,“VC生产线注入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通过后就可以正式实行了。毕竟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分得就没有那么清楚。”知情人士透露。
而VC生产线的注入更成为了东北药同巴斯夫谈判的重要砝码。
年销售额逾320亿美元的德国巴斯夫公司是世界化工业的巨头,也是中国化工业的主要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有10家合资和独资企业。尽管长期以来,巴斯夫是国际VC市场的三强之一,但VC并不是其“强项”。在2002年以前,罗氏公司的VC业务占据世界VC市场40%的份额,巴斯夫公司约占28%的份额,中国四家厂商约占30%的份额。不过,巴斯夫明显地期望在罗氏面临困境之时迎头赶上,把巴斯夫的VC事业做强做大,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龙头老大”。
这样,东北药就成了重要的一枚棋子。业内人士指出,中国VC行业至今只剩下4家有竞争力的企业:东北药、石家庄制药集团(拥有香港上市中国制药,1093.HK)、华北制药(600812)和华源制药(600656)实际控股的江苏江山制药公司。而国际上,日本武田公司把生产线卖给巴斯夫之后,就只有巴斯夫和罗氏两家大企业。随着罗氏从VC市场抽身而退后,国际上只剩下巴斯夫一家。所以,“能够找到巴斯夫这样的大靠山对于东北药来说绝对是有利的”。
据透露,东北制药集团在2001年初即与德国巴斯夫公司签订了维生素C合资协议,而且,巴斯夫在该项目的合资中将以控股股东的身份出现。据说,东北药与巴斯夫签订的是年产3万吨的VC-NA等VC深加工产品的合资意向,总投资2亿美元,这样年生产能力就可以达到5.2万吨。但是,中国VC市场长期过剩。“如果真的是这样,有巴斯夫撑腰,这么大的生产量如何消化,那不是又要有许多企业死掉了吗?”华北制药的一位高层人士表示不解。
■来自巴斯夫总部的传真
正是由于双方合作会对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产生“爆炸性”的威胁,因此,早已秘密接洽良久的两家公司均表现的异常谨慎。
事实上,东北药与巴斯夫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1995年,二者就在沈阳合资建立了巴斯夫维生素有限公司。在这家公司的宣传资料上写道:巴斯夫维生素有限公司作为来自两个不同国家的优秀企业结合的产物――巴斯夫和东北制药总厂的合资企业,我们同时拥有两家企业的强势。现在巴斯夫拥有这家公司高达98%的股权。
正是有过合作,双方知根知底,据内部人士透露,巴斯夫本身是想入股东北药,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先选择合作这种方式。其实,东北药又何尝不想同巴斯夫“联姻”呢?但是有过一次和华润集团共同上演的“婚礼大逃亡”后,身心俱疲的东北药显得谨慎了许多。
东北药方面对于谈判的进展各个部门都采取了沉默的态度。该公司董事会秘书刘亚英拒绝在有进一步进展的情况下做出任何有关回答。而证券事务部的吕林全则表示,此事具体应由集团公司负责。
不过,苏东涛倒是十分明确地告诉记者,确实和巴斯夫在进行商谈VC生产线的合作事宜,一切进展的十分顺利,具体什么时间会有结果,“那不光是我们东北药的事情,这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协调。”
巴斯夫方面负责与东北药谈判VC生产线的巴斯夫(上海)项目部负责人王文德选择了和东北药同样的方式。当记者一共三次致电询问,王文德一听到“东北药”三个字就告诉记者:不便透露,随即挂断了电话。
与项目部的谨慎相比,巴斯夫总部显然对这个合作项目充满了自信。记者通过巴斯夫北京办事处得到了一份由远在德国的巴斯夫总部提供的就此事的回函,上面指出:巴斯夫和其合作伙伴东北制药总厂(东北制药集团)共同磋商在中国建立一家生产维生素C的合资企业。目前还不确定投产的具体日期,合作企业的方案已经得到德国联邦办公室的批准。
另一方面,东北药和巴斯夫的合作受到了政府方面的相当程度的重视。去年,辽宁省省长薄熙来率领省政府官员赴德国考察。在路德维希港与巴斯夫执行董事奥克利等进行了会谈。巴斯夫方面向薄熙来一行介绍了在中国的投资情况,并介绍了与东药集团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双方确定的合资项目的时间进度表,并表明与东药合作的信心。薄熙来则当场表示,省政府十分重视东药集团与巴斯夫公司的合作,政府对双方在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解决。有了政府的保驾护航,巴斯夫的自信也就可以理解了。
实际上,巴斯夫于去年成功收购日本最大的VC生产企业――武田制药,实为“项庄舞剑”之举,它的真正意图在于潜力巨大、成本低廉的中国市场。巴斯夫以关闭其属下武田年产6000余吨的VC生产线为条件,与东北制药商谈合资建设年产5.2万吨的VC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巴斯夫打算重建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厂。巴斯夫公司还打算买下默克公司在一个合资维C厂中的股份。而同东北药的合作无疑是重中之重,其欲借同东北药的合作一统国际市场的野心表露无疑。
另据知情人士指出,东北药与巴斯夫的合作是迟早的事情,有评论指出,东北药在引进外资后,可以进一步扩大维C生产,在国际维C市场上占领先机――东北药寄望于巴斯夫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销售网络,而巴斯夫却对中国内地充满潜力的VC市场虎视眈眈。或许这就是合资双方的分歧所在,并由此导致了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达不成协议,合资事宜因此一拖再拖,成为不知何时可解的未知数。“不过除此以外,现在双方胶着的原因很可能还来自两家公司以外的原因。”东北药内部人士表示。
■VC大生产运动
尽管谨慎,但双方明显地都很兴奋,不过,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国际VC价格的回调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投入巨资加大产量的东北药和巴斯夫将不得不面临价格的新一轮“洗牌”。
孙怀宇指出,此次价格的飙升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中国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对VC出口实行限量控制,各个企业被分配一定的指标,例如东北制药总厂指标大约在11000吨,江山制药10000吨,石药和华北制药大约8000吨。在国内限产的同时,国际巨头的调整对市场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罗氏剥离维生素产业给DSM,国际维生素巨头的部分VC生产基地停产,VC供需出现不平衡。年初国内“四大家族”定下战略同盟以来,各个企业之间报价十分透明,也没有出现不惜出口创汇而亏损甩卖的局面。这样,国内企业也没有想到VC价格会如此火爆,全球VC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导致了价格的巨大波动。
“所以,这次价格的波动是偶然因素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各方面的生产恢复正常,价格一定会回调的。”
另外,罗氏将VC生产买给的DSM并非等闲之辈,“DSM是一家经营领域广泛的公司,拥有很强的实力,资本运作手法相当凌厉,很厉害,他们介入VC生产领域后很有可能掀起一场新的降价风暴以清洗市场。如果东北药在这之前达成同巴斯夫的合作,其VC生产的前途难以预料。”业内人士毫不客气地指出。
对此,另一位业内人士感叹地说:“在行业内,VC是我们目前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品种之一,几年的VC洗牌大战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国内四大生产厂家江山、东北药、石药、华北制药,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好协调,你扩产3万吨,我也扩产3万吨,他再上2万吨,到头来,这恐怕又是国内生产企业的悲哀!”
(转摘自“中国医药信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