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4-04 16:52:22
最近,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女学生,因未达到家人和自己的期望值而自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不禁要问,与社会同龄青年相比大学生们是否是心理疾病高发易发群体。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显示,北京市大学生
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是好的,但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
休 闲 居编 辑
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是从北京市7所高校中的23所大学,抽取的5220个样本点,按照学校层次的类别、男女比例、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调查中得出的。在16.51%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心理健康差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症状最突出为(17.56%),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中,来自非城市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比例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其中边远农村的学生比例最高为(19%)。
那么,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从哪些方面引发,北京市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中副教授介绍说,从他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工作的实践中看,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业的问题,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带来系列问题。有的学生自信心下降,有的学生得了考试恐惧症,每天考试时就生病或者不敢考试;二是人际交往问题,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想着要和别人去交往,在不知该怎样去交往或交往失败后,而导致了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三是家庭教育问题,在一些家庭中,由于家长长期以来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使学生在大学中对自己的期望值也过高(尤其是来自工人、农民的家庭),这样导致学生自己的压力过大,心理失去平衡,严重的导致轻生;四是家庭环境问题或是以前曾经受过挫折,有的学生父母离异,学生长期不和父亲或母亲生活在一起,导致学生觉得生活缺乏乐趣、世界很可怕,因此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有的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其价值观、或对别人的看法产生一定的偏差;五是性心理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对于怎么看待性和性在生活中的意义的认识方面的偏差,使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多半和这方面有关。
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关专家指出,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家长在学生的各个成长时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而出现心理问题。而高校应在学生一入学时,就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或是有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讲座、心理健康课等各种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服务。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可开展短期的专门训练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