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耳鼻咽喉科急慢性感染?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5-23 08:45:29
抗感染药物在耳鼻咽喉科的具体应用方法为:
(1)鼻前庭或外耳道疖、痈 凡诊断为痈,或痈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或同时伴糖尿病及白血病等疾病患者,最好首选氟氯青霉素500mg,每日4次,或先锋Ⅵ号500mg,每日4次,共5 ~7天。休 闲 居 编 辑
(2)甲组乙种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扁桃体或咽、喉感染,如伴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中耳炎、猩红热,或曾发作过风湿热,或伴有糖尿病、白血病及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 可首选青霉素V250mg~500mg空腹口服,每日4次,共10天,或用羟氨苄青霉素500mg,每日3次。如对青霉素过敏,改用红霉素500mg,每日4次;也可用复方新诺明。
(3)临床症状隐蔽的白喉患者或带菌者 首选红霉素500mg,每6小时1次,共7天;或对病人用青霉素G200万单位肌注,每6小时1次。对带菌者用青霉素V500mg口服,每日4次,共7天;对带菌者,还可用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300mg,每日3次,或利福平600mg,每日1次,共7天。
(4)与耳鼻咽喉有关的颈深部以及后上纵隔感染 常为链球菌、肺炎球菌、金葡菌、厌氧链球菌、类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的混合感染。首选青霉素G200万单位肌注,每4小时1次,可加灭滴灵(1克栓剂或600mg口服或500mg静注,每8小时1次);其次可用先锋Ⅵ号 500mg,每6小时1次。
(5)伴气管支气管炎及会厌炎的急性喉炎 本病是一个常见的小儿急症,如不积极治疗,可因喉梗阻致死。治疗首选氨苄青霉素62.5~250mg肌注或静注,每6小时1次,病情控制后改羟氨苄青霉素125~250mg口服,每日3次;其次可用复方新诺明。如细菌对羟氨苄青霉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可改用氯霉素静注(新生儿忌用)及羧苄青霉素100~200mg/kg静注,每6小时1次。
(6)化脓性上颌窦炎 其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奈氏菌属、兼性厌氧菌等。可首选氨苄青霉素500mg肌注,每6小时1次,或羟氨苄青霉素500mg口服,每8小时1次;灭滴灵600mg(或栓剂1g)口服,每8小时1次。其次,可用先锋Ⅳ号500mg,每6小时1次,与灭滴灵合用。
(7)化脓性额窦炎 常为肺炎球菌及某些厌氧菌的感染,可选先锋Ⅵ号加灭滴灵;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加氟氯青霉素(静注或口服)以及灭滴灵(剂量及用法均同前)。
(8)鼻窦炎并发症 治疗上用药剂量要大,并需采用肠胃外途径给药。氨苄青霉素1g肌注或静注,加氟氯青霉素1g肌注或静注,每6小时1次,再加用灭滴灵。或改用先锋Ⅵ号1g静注,每6小时1次,因先锋霉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只用于并发症的最早期。如病人情况差,从涂片上怀疑到或已培养出肠道杆菌,应采用庆大霉素静滴或肌注,但庆大霉素也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不宜用于颅内感染。颅内感染以用氯霉素为宜。同时要注意,氯霉素与青霉素在体内显示拮抗作用,因此最好不要合用。
(9)耳部严重感染 常由绿脓杆菌、金葡菌及链球菌等引起,应早期大剂量抗菌治疗,不要等培养结果出来后才开始用药。青霉素200万单位肌注,每8小时1次,加氟氯青霉素1克肌注或静注,每6小时1次;或最好用羧苄青霉素2g静注,每6小时1次及庆大霉素1.6mg/kg 静滴或肌注,每8小时1次。
(10)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为小儿链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应采用青霉素V50mg/kg口服;如果是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为主的5岁以下小儿,最好用氨苄青霉素(15~75mg/kg)或羟氨苄青霉素 (30mg/kg);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强力霉素;如细菌对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耐药,可改用新型先锋霉素。
(11)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在培养结果未出来前,应针对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变形杆菌) 和厌氧菌,选用青霉素G300万单位静注,每4~6小时1次,同时加用灭滴灵;或用氯洁霉素30 0~600mg肌注,每6小时1次;或用氯霉素静滴。耳源性脑膜炎如脑脊液内有未能鉴定的球菌,或经鉴定的金葡菌,应采用邻氯青霉素;对大肠杆菌性脑膜炎,可用复方新诺明或庆大霉素;如证实有绿脓杆菌感染,应加用羧苄青霉素。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