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
人气:
71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3-10 13:58:11
能传播狂犬病的动物
宿主所有温血动物几乎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但主要易感动物是食肉类和翼手类哺乳动物。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在犬狂犬病有效控制的地区,蝙蝠也是狂犬病病毒的重要宿主及传染源。
目前在我国发现的宿主动物有犬、狼、狐狸、猪、猫、鼠等。
传染源患狂犬病的犬是主要传染源,约95%的狂犬病患者是由犬类咬伤导致的,4%由猫咬伤后发病,也有被鼠咬伤致病的。
谁容易被动物咬伤
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经调查发现,59%的患者为农民;男性患者占68%,女性为32%;32%是≤14岁的儿童,58%为14~64岁,≥65岁的老人约占10%。除了接触机会多是造成青少年儿童患者比例较高的重要原因外,另一原因是缺少对狂犬病危害性的认识,以致失去最佳预防治疗机会。此外,尽管狂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夏、秋季节的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更要进行防范。
健康犬不携带狂犬病病毒
各种动物在自然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将导致急性致死性疾病。但研究发现,在外观明显健康的臭鼬、浣熊、狐狸、鬣狗、豺、食果蝙蝠、食虫蝙蝠,以及吸血蝙蝠等动物中,可检测到抗狂犬病病毒抗体。不少学者认为,外观健康犬携带并传播狂犬病病毒,尤其是在高发疫区犬只中,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检出率为4%~17.7%。究竟是犬感染后处在潜伏期,还是如其他动物那样在感染后产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反应而导致隐性感染,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经过长达6个月以上的观测,我们发现健康犬是不携带狂犬病病毒的。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明确指出,人在被动物咬伤治疗过程中,如果经10天观察,犬和猫一直保持健康,受伤者可停止预防性治疗。
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
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后,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经破损皮肤侵入体内传播,但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与动物密切接触传播。
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短的只有一周,长的可达数年。潜伏期的长短与被动物咬伤的部位、伤口的严重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病毒的量均有关:咬伤头面部者潜伏期平均为41天,咬伤手指者为59.42天,咬伤足部者为187天。对于潜伏期短于15天的患者,即使及时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如不彻底清洗伤口,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仅接种疫苗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防制狂犬病的重要举措
1.加大动物管理力度保证犬的疫苗接种率在70%以上、捕杀流浪犬,是预防狂犬病流行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成功控制狂犬病的经验。不管是历史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仅靠杀犬是不能成功控制狂犬病的。因此,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养犬(尤其是在狂犬病流行严重的省份),均应严格实行登记注册、进行拴养、接种疫苗和养犬人连带责任等制度。在不同疫区,还应对流通犬实施检疫及疫苗接种制度。
2.提高伤者正确处理率提高伤口的正确处理率、疫苗接种率和抗血清使用率,是降低我国狂犬病发病率的关键。但据调查,在被动物伤害者当中,约72%为3度伤害,28%为2度伤害,34%的人没有及时、彻底清洗伤口,72%的人没有接种疫苗,只有不足1%的人接受了抗血清治疗,及时接种疫苗的人数所占比例很低。因此,有必要制定狂犬病医疗处理规范,以保证城乡居民在被动物伤害后及时得到彻底的伤口清洗、全程足量的疫苗接种和使用抗血清。为此,在狂犬病流行严重的省市,每年至少应对乡镇医院医生进行一次培训。
3.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大力宣传狂犬病防制知识,提高公民对狂犬病和违章养犬危害性的认识很有必要。这样才能使城乡居民少养犬、不养犬或主动给犬接种疫苗,在遭到犬、猫等动物伤害后及时、彻底地清洗伤口、接种疫苗和抗血清。
(转载自《健康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