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离我们有多远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1-12 13:23:35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几乎都来自那些并发症。今年11月14日“国际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关注糖尿病足”。在糖尿病日到来之际,我们特意请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协和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向红丁教授为大家讲讲糖尿病并发症时有关知识。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向红丁: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随着胰岛素的广泛使用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急性并发症防治水平大大提高,而慢性并发症的威胁则逐渐增大。慢性并发症包括血管并发症和神经并发症两大部分。血管并发症又可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两类。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脑血管、心血管和下肢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则主要是指糖尿病眼底病变和肾脏病变;而神经并发症则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等的病症。
得了糖尿病,就一定会有并发症吗?
向红丁:得了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的威胁就徘徊在糖尿病患者的左右。但经过良好控制,糖尿病患者也可远离并发症。2002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选择了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时间在部分三级甲医院的住院病人进行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结果发现一半Ⅰ型糖尿病患者和2/3Ⅱ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有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整个受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有73.2%的人有一种或多种慢性并发症。但大量国内外资料表明,只要良好地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及其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就会大大减轻。因此我们应及早发现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逆转或完全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将糖尿病并发症的威胁降低到最低限度。
糖尿病病人患病几年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向红丁:因每个患者的遗传因素和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一样,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时间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大血管病变可发生在糖尿病发病之前,当然也可能发生于糖尿病诊断之后。而微血管并发症则多发生于糖尿病发生之后,糖尿病发病5年后是可检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高峰。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因素包括家族史、类型、发病年龄与病程、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吸烟和性别等。其中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吸烟属于可控因素。只要能使患者体重、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满意水平,戒烟限酒,就可使并发症的威胁降低到最低限度。
糖尿病患者有没有必要分清自己是Ⅰ型还是Ⅱ型?两者在治疗方面的注意点有什么不同吗?
向红丁: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初期搞清自己所患疾病类型,当然是十分必要的。其实,Ⅰ型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维持生命,而Ⅱ型糖尿病则不一定如此,这是两种类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的主要差别。而从治疗原则的角度来看,两者基本相同。为了便于记忆,我把这些治疗原则比作是“驾好五套车,做好五件事”。也就是说,通过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监测等综合治疗,使糖尿病病人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液黏稠度控制在满意范围,以有效地延缓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两者并发症有什么不同吗?
向红丁: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大血管的并发症较为普遍和严重,威胁也更大。而对Ⅰ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小心微血管发症带来的危害。但两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类型并发症。
越胖越容易得糖尿病吗?越胖并发症越多吗?
向红丁:国外有人创造了一个名词,叫“Diabesity”,字头是英文糖尿病的前半段,字尾是英文肥胖的后半段,整个词可翻译为糖胖病,可见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肥胖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因为肥胖是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原因,而代谢综合征是包括糖尿病在内的现代病的基础,也是造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原因。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超重或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液黏稠、血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高等,以及高胰岛素血症或者胰岛素抵抗。据现代医学的观点,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之一,是其他几项异常的根源和基础。而肥胖则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是人类第二位可控制的致死因素。
为了及早发现并防止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除了检测血糖之外,还应该注意哪些化验检查?
向红丁: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检查是血糖监测。有些患者监测血糖只是每天查一次空腹血糖,其实这样不能反映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全貌,而查血糖谱是一个较好的办法。血糖谱有很多种查法,包括4次血糖谱(空腹、三餐后两小时血糖的一天4次血糖),以及7次血糖谱(空腹、三餐后两小时以及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一共7次血糖),这对了解一天的血糖动态变化很有帮助。每个月查2-4次。当然还可查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近2个月血糖总的控制程度。除了检查血糖,还要定期查尿常规,因为尿中蛋白可反映出肾脏功能;酮体可反映出胰岛素缺乏严重性;红白血球可反映出泌尿道有无炎症问题。如有条件,可以每年定期查1-2次尿微量蛋白。体重和血压也是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初诊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测体重和血压,如果此次体重及血压正常,以后每3个月要测一次。除此以外,每半年到一年,要定期查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一次。每年还要查心电图和头颅CT或核磁共振一次,以了解心脏及脑血管的情况。
今年糖尿病日口号是关注糖尿病足,那么该如何防治糖尿病足呢?
向红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的结果。当然,糖尿病足也不是一步到位就同时有血管、神经病变和感染,它的发展有一个从轻到重的过程,可以防微杜渐。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是下肢麻木、疼痛及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病变早期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博动减弱以至消失。间歇跛行是患者有时走路突然下肢疼痛难忍,以至不得不一瘸一拐,或干脆就不能行走,这是下肢缺血的早期表现。休息痛则是下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只行走时下肢供血不足引起疼痛,且休息时下肢也因缺血而疼痛,严重时可使患者彻夜难眠。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脚上可出现坏疽,俗称烂脚,破溃创口久久不愈。糖尿病足治疗也应以预防为主。得了以后要早治,不要因忽视而贻误病情,最后不得不截肢。防治手段包括:⑴严格控制好血糖,也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血黏稠度的控制;⑵注意足部卫生,避免穿过紧、不合脚的鞋,注意清除鞋子内异物,以免磨破皮肤。修剪趾甲不要太短过秃。对鸡眼和任何微小的足部损伤或感染都应给予积极处理;⑶改善下肢循环,注意足部保暖和戒烟。这里再强调一下,吸烟能使血管进一步收缩,是造成下肢坏死的重要原因;⑷经常自我检查自己的脚,看看脚上的皮肤感觉是不是灵敏,色泽是不是正常,脚上小的伤口;⑸一旦糖尿病是诊断成立,就须立即积极就医。
一般人在什么情况时应进行糖尿病相关检查?
向红丁: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在3%左右,而且其中的2/3是有了糖尿病的明显症状时才被发现的,也就是说是“病找人”,而不是主动检查。应及早发现糖尿病,做到“人找病”。否则往往会贻误病情,甚至弄得一身并发症。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时就积极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年龄在3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曾有生产8斤以上婴儿史,有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者的高危人群,如果有任何以下不适情况,如体力、体重近期明显下降、餐前饥饿难忍、视力模糊并下降、皮肤瘙痒且创口不容易愈合等,一定要及时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必要时行糖耐量等检查。
如何看待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
向红丁: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是一个好的思路。看待一个药物好坏,一是看疗效如何,二是看副作用大不大,第三还要看该药是否使用起来简便、经济。西医防治糖尿病的疗效是明确且强大的,是糖尿病治疗的主力军。而中医中药则应在减轻糖尿病症状、治疗其并发症中发挥作用,有些中药还有一定的辅助降糖作用。另外糖尿病患者看病要到正规医院,包括中医院,不要有病乱投医,以免受到虚假宣传和巫医假药的欺骗,耗费钱财又贻误病情。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