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风暴越刮越猛烈时,谨小慎微的四川也放开了手脚!
“目前已有9所医院报了名!”四川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李明宗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6月30日,该协会向四川省各地市州征集愿意引进民营资本进行改制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当日便得到积极回应。截至7月3日,已经有9所医院正式递交了材料,其中乐山市就有7所!
李明宗告诉记者,不仅医疗机构引资的愿望强烈,民营资本对其也有浓厚的兴趣。“四川本地的富林集团、瑞华药业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在成功入主了几家非营利性医院后,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张。”同时,还有不少来自福建和北京的财团,近期在川马不停蹄地“相亲”。另外,以加拿大麦迪克公司为代表的国外资本,也向四川的医疗机构频频摇动橄榄枝。
无疑,在中外资本的眼中,四川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已经成了极好的壳资源,可以为其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 政府“嫁女”
年龄不到3岁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政府的乖乖女。2000年,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迅猛发展时期。2月,国务院体改办、原国家计委、卫生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通称“八部委决议”),提出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
“这次改革的结果是,相当部分的国有医疗机构和企业医院都被纳入了非营利性范畴。”李明宗回忆说,因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服务任务,所以大多数公有制医疗机构被划为非营利性的,政府的负担依然很重。而国家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进一步退出,已经成为医改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在十六大之后,变得更为明显!有消息说,卫生部正严令各级卫生部门积极落实“八部委决议”的精神,各级政府将只保留少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这相当于政府为民营资本提供了一道惊人丰盛的大餐!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登记注册的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有14.2万个,其中医院有1.5万余所,卫生院4.5万余所。也就是说,在今后几年中,会有数万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改制,从而为民营资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去处。
李明宗承认,也曾听到这种传闻。但他认为不管传闻真假,民营企业投资卫生领域都会受到鼓励。在四川,这一点表现尤为明显!
经过数月的酝酿,四川省政府在6月20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在市场准入、税费负担、融资信贷和部门服务等方面作出新规定。同时,四川18个省级部门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共同承诺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其中,四川省计委明确将卫生领域定为引资的重点,记者从卫生厅了解到,卫生厅拟定了16条方针,以吸引民营资本的进入。另外,省卫生厅医政处苏处长告诉记者,今后民营医院在设立条件、资质审核、审批程序等方面,将享有和一般公立医院相同的条件,卫生厅不另设门槛,也不设置人为障碍。
但是,中美同济华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庆舒认为,在卫生领域中,对民营资本最具吸引力的,还是非营利性医院的改制!“投资建立新医院,是中长期回报,一般要等5到10年后才有投资收益;而收购医院进行改革,往往当年就有效益,2到3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回报期短、投资收益高是各路资本青睐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壳资源”原因!
■ “壳资源”价值凸现
“不少投资者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粗略的分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分为国有医院、企业医院和集体所有制医院;另一种是将其分为市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李明宗介绍说,其中企业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最具投资价值!
李明宗认为,民营资本进入非营利性医院,要从正在亏损的医院入手!“四川有400多家国有医院,其中亏损面不到1/3,而且亏损程度并不严重!”因此,大部分国有医院还没有“出嫁”的心思。同时,这类医院往往有较好的地理位置,有病员基础,也有一定的人才储备,所以当地政府也不愿意匆匆将其“嫁出”。因此,投资者进入此类医院会遇到较大阻力,往往受到医院原管理层的抵制。即使得以“完婚”,以后也容易发生“婚变”。相比之下,民营资本进入企业医院就要容易得多!
“四川的600余家企业医院,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李明宗告诉记者,2005年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分离办社会的职能工作必须完成,剥离企业医院是改革重点。另外,不少企业严重亏损,已经无力承担办医院功能。为了丢掉医院这个“包袱”,企业会积极配合投资者,为合作尽可能地扫平道路。
此外,企业医院都有稳定客户资源。不少医院设施完善,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亏损的原因在于,管理混乱、技术落后、服务意识差,从而导致病员外流。投资者只要抓住三个环节:严格管理、输入技术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就能迅速扭亏为盈!
但是,李明宗最为看好的还是投资乡镇卫生院的“钱”景!同时兼任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常务理事的李明宗,对我国农村卫生资源情况极为熟悉。他介绍,根据国家政策,一个乡只能办一所卫生院,其余的只能进行转让、出租或合资。“四川目前有8000余家乡镇卫生院,盈利的只有1/3。因此,各级乡政府也急于将其推出去!”
李明宗认为,“投资乡镇卫生院的优势在于,成本小,利润高!”李明宗分析说,投资一家医院,至少需要上百万资金,投资卫生院,最多只要20万元。投资少,投资回报率却不低!“目前县级以上的医院,投资回报率最高只有30%,但卫生院的回报率一般都在30%左右,最好的可以高达4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投资卫生院的环节简单,只需当地乡镇政府认可,管理起来也不复杂,非常适合中小投资者!
■ 监管真空暗藏政策风险
业内人士形容,民营资本投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行为,如同海洋中的寄居蟹找“壳”。当医疗体制改革的浪潮袭过,沙滩上留下数量众多的“壳”,但寄居蟹还不多。
李明宗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目前是民营资本低成本进入医疗市场的最佳时机。“这还是个买方市场,想‘出嫁’的医疗机构多,但各路资本才刚刚进入。”因此,现在的‘壳’都很便宜,而且风险不大。李明宗告诉记者,我国的医疗机构虽然数量多,但不少都设施落后,技术不足,高水平的机构不多。只要将买来的“壳”认真开发,要么走专业路线,要么发展高端客户,很快就会打开市场,实现营利。当然,要选个好“壳”,还得下番工夫!
对此,张庆舒颇有心得。他告诉记者,选“壳”有两个关键:摸清底细;要够政策!
“摸底比较复杂,要围绕投资对象的周边环境,当地的经济水平等系列问题展开调查!”张庆舒说,中美手上有一套专门的评估体系,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壳”的价值大小。
然而摸底的关键还在于弄清楚“壳”的归属权。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所有权往往都比较复杂。以企业医院为例,不少医院明面的婆婆是企业,后台老板却是当地的国资委。理清各种关系后,投资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要够政策”则是一个敏感话题。记者了解到,进入非营利医疗机构的外部资本如何取得收益,国家尚未就此出台专门的法规。记者曾以投资者的身份向卫生部医政司询问,投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有哪些相关政策时,被告之应和当地的卫生部门联系。而在各地,这些“政策”往往靠谈判取得!
7月3日记者在采访卫生部下属的医院管理协会时,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知,目前的情况是,中央给出精神,各地根据本地的情况制定实施方针。“这些方针主要指出,投资收益的大小和获取方式!”
该人士指出,根据《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规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能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只能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的发展,如改善医疗条件、引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作为补偿,非营利性医院将在税收上享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因此,从“壳”资源中获利的正确途径应该是,买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后,将其变更为营利性医院,以便获取投资收益。但在实际中,如此操作的投资手法并不多。
″不少人钻了法律监管上的空子。”该人士透露,一些投资者利用地方政府“盼女出嫁”的急切心情,要求享受“灵活政策”。即,经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却享受营利性医院的权利,将投资收益变相取出。“也就是说,这部分投资者享有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双重优惠。他们的投资收益可以超过50%,有的甚至能达到100%!”
但是,当法规日趋完善,市场日渐规范时,这部分投资者的高额利润也将不复存在。到那时,“壳”资源的价值将会得到回归。如何经营好手中的“壳”,以保证投资收益的长久性,应该是每只“寄居蟹”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经营报)
相关背景
中国医疗市场的发展前景极为诱人。目前中国年人均医疗消费为31美元,远远低于美国人均医疗消费4090美元,以及德国2339美元的水平,美国与德国分别为中国的130和70倍。在美国,医疗消费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6%。
有专家预测,中国医药市场未来几年具有惊人的增长潜力,每年将以20%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医药市场更将高达24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也称,中国医疗市场可能出现与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相类似的爆发式增长,中国医疗消费今年在GDP中所占比重很可能提升至8%~10%。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为体制外资本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对医疗服务量长期不足、难以正常运转的医疗机构,“通过兼并、撤销等方式进行调整”,“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2001年出台的《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从经营类型上将医院分为营利和非营利两大类。可以说,我国医疗产业大规模进行“资本运作”,在政策上已经扫除障碍。
一直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之下生存的医院面临的形势出现巨大的变化。医药分家和提高医疗诊断和服务价格的改革必将改变医院过去主要靠卖药获利的赢营利模式,服务收费将成为医院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医疗市场的迅速开放,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医院急需培育市场竞争力。尤其是中小医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考验。
到今年年底,北京市现有的147家企业医院将被全部要求从原来的企业中剥离。到2005年,全国约1万家企业医院都得实施剥离。1万家左右的企业医院占全国卫生资源总量约44%。本身就是中小医院的企业医院重组对行业影响巨大,对中小医院的冲击最大。
医疗产业展现出的投资机会已经对上市公司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三九医药投资3.3亿元建设大型综合性的深圳三九医院,目前土建已经完成。华晨集团追加投资建设华晨国际医院;望春花计划依托协和医科大学建设专门从事干细胞治疗的营业性医院,浙江广厦整体收购浙江金华第三人民医院,胶带股份也通过资产重组进入了医疗产业(拥有三九医院21.08%的权益计16255万元)。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