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是个人小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2-13 05:20:59
相关背景
2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的文章《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王陇德副部长在文章中指出:
休闲居 编 辑
▲我国第4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与膳食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铁、维生素等营养素缺乏在我国普遍存在;与1992年相比,成人肥胖、体重超重率分别上升39%和97%;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2.6%。
▲当前我国居民膳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科学地把握摄入食物的结构和数量;肉类、脂肪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钙、铁、锌、维生素A等营养素摄入不足;蔬菜摄入量明显减少;很多居民没有养成经常进食水果的习惯。
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了解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提出的“中国人需要进行一场膳食革命”的意义,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营养师李瑞芬。
记者:如今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已经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迈向小康社会,为什么还要进行膳食革命呢?
李主任:我先介绍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往事。
往事1:吃,壮我军威
记得1984年,参加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三军阅兵训练的战士们出现了晕倒、尿血的情况。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杨尚昆同志指示:“供给标准有限,训练强度大,体力跟不上,要顺利通过天安门。”我奉命紧急前往阅兵村,为战士们调整伙食。我先在54个食堂中选择了两个食堂(男女食堂各1个)对伙食进行营养分析。然后挑选了1名男兵和1名女兵,并安排营养工作者为他们进行实地跟踪调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臂围、腕围;计算他们每天为完成各种活动(起床、叠被、上厕所、穿衣、吃饭、集合、出操、睡眠等)所消耗的热量。10多天后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名战士每天消耗4150大卡热量,而膳食提供的热量不足。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几个对策:一是加餐,由每日3餐改为每日5餐,并由炊事员每日上、下午到训练场地送加餐,以弥补热量摄入不足;二是针对当时正值7、8月份,酷暑难耐,我确定加餐的食物为绿豆汤、西瓜汁和小点心;三是改进烹饪方法,包括选菜、洗菜、切菜、炒菜、配菜,做到不让菜等人,而是人到菜好,以保证战士吃到色、香、味和营养价值俱佳的菜肴。经过努力,终于保证了战士们的身体健康,圆满完成了军委首长交给我们的任务。
往事2:吃,扬我美名
1986年2月,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首次参加了在卢森堡举行的国际烹饪大赛。在比赛过程中,我国选手的参赛项目在烹调技术方面的得分排名第一,但总得分排名倒数第一,原因是我们拿不出参赛项目的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估数据。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非常着急,就与陈云同志的夫人、我国著名营养专家于若木同志一起研讨对策,并于同年3月成立了北京美食营养研究会。之后,在北医三院工作的营养学专家宋圃菊教授,承担了准备于1986年10月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烹饪大赛参赛项目的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估工作。结果,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烹饪大赛上,我国选手一举夺得9枚金牌,为国争了光。
记者:您能谈谈这些往事的意义吗?
李主任:这两件往事,说明“吃”不仅仅是个人的小事。对一个家庭来说,“吃”,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和从业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吃”,关系到民族的兴盛、社会的和谐发展及国家的国际形象。虽然目前我们国家摆脱了贫困,正在进入小康社会,但是正如王陇德副部长所讲的那样,老百姓把握膳食结构、科学合理用餐的能力并没有随之提高,以致很多与膳食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的发病率越来越多,这就影响了我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这样一个社会发展目标。因此要在我国进行膳食革命,首先应当纠正人们认为“吃”不过是个人小事这样一个认识误区。不仅营养师要重视膳食平衡问题,各级领导、每个职工、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当重视。国外专家预测,在21世纪,平衡膳食将成为人类预防疾病、国家昌盛的主要措施之一。
≡ 查看、发表评论 ≡